心理

当前位置 /首页/完美生活/心理/列表

宜兴为什么古称阳羡

宜兴为什么古称阳羡

宜兴简称宜。古称荆邑,春秋时属吴。秦置阳羡县,属会稽郡。东汉顺帝四年(公元129年)改属吴郡。

晋惠帝永兴元年(公元304年),以表周玘(周处之子)三兴义兵之功,设义兴郡,辖阳羡,国山,临津,永世,平陵,义乡六县。

宜兴在春秋战国时称荆邑,因荆溪贯穿东西全境,荆溪又因古时溪河两岸荆棘丛生,故名。秦二十五年(前223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建郡县制时,改荆邑为阳羡。

宜兴古称“阳羡”。山之南,水之北为阳。“羡”与“衍”古义相通,有田地肥沃即“衍沃”之意。

荆溪是宜兴境内的大河,荆溪南面是天目山余脉铜官山这些山岭,而水的北面是平原沃野,所以把这块地方总称为“阳羡”。 这就是宜兴古称“阳羡”的来历。宜兴在汉代还被封为阳羡侯国。东汉时,阳羡长袁己为方便百姓造了长桥,晋周处除三害斩蛟龙后称“蛟桥”。

东汉末,孙权15岁当阳羡长,后来孙权做了吴国的皇帝。那时,阳羡县曾属于吴郡、吴兴郡。

TAG标签:古称 阳羡 宜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