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

当前位置 /首页/完美生活/心理/列表

包豪斯时期作品分析

包豪斯时期作品分析

包豪斯是世界上第一所敢于体现某个特定程序原则的艺术学院。包豪斯提倡在实践中创造性的工作,目的不是为了传播任何风格,系统或教条,而是要建立创造性和现实世界的逻辑关系。其主导思想是建立一个新的统一思想,观念的合成,既不是“艺术”,也不是某种“方向”,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包豪斯的设计文化还具有隐含的内容,这在格罗皮乌斯和与他观点一致的建筑师的设计中得以显现——建筑中大面积的玻璃幕墙和白墙的透明性所包含的理想诉求。1914年,德意志制造联盟在科隆举办了一次展览,布鲁诺·陶特(BrunoTaut,1880—1938)设计了一个“玻璃亭”,由玻璃嵌板搭成几何形的拱顶,四周圆形围墙皆以玻璃砖砌成,墙体的束带上铭刻着德国诗人保罗·希尔巴特的诗句“玻璃消弭仇恨”,而后者所著的《玻璃建筑》长篇诗作展示了西方文化中久远“玻璃梦”,在这里建筑材料呈现出文化的意涵。 格罗皮乌斯设计的法古斯鞋楦厂,包裹在悬挑楼板外的玻璃幕墙将转角楼梯完全无遮蔽地暴露于外,其后设计的德绍包豪斯新校舍,这种玻璃的视觉透明属性表露得更加明显。密斯强调过玻璃的象征意义,“它们是塑造新的建造艺术基础的建筑素,在空间创造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充分享受它们提供的自由。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将形式赋予空间,创造开敞的空间,使空间与建筑周围的景观融合在一起”。在西方建筑中,透明性(非物质性,dematerialized)带有丰富的人文意涵,“它似乎与早期现代建筑中的白墙有着某种相似的意识形态追求。 它们共同暗含了对于政治民主的渴望,对于专制体制的憎恶 对于真实与诚实的颂扬,和对于虚假与伪善的道德摒弃 对于清洁与透明的热爱,和对于肮脏和遮蔽的憎恶”。 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1887—1966)设计的萨伏伊别墅更以纯白的外墙加强了这一意味。

TAG标签:包豪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