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

当前位置 /首页/完美生活/心理/列表

精神内耗具体是什么

精神内耗具体是什么

精神内耗,又叫心理内耗,它是指人在自我控制中需要消耗心理资源,当资源不足时,人就处于一种所谓内耗的状态,内耗的长期存在就会让人感到疲惫。这种疲惫并非身体劳累导致,而是一种心理上的主观感受,是个体在心理方面损耗导致的一种状态。

二、解决方法

1、重建认知

理智可以控制情感,可以通过训练,重建认知,加强对情绪的控制能力。认知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也是一种基本的心理过程。在加工过程中,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社会文化、家庭教育、性格。在加工的过程中,形成每个人独特的认知,这种认知也是我们内耗的重要原因。重建认知就是打破原来的认知框架,对自己已经形成的想法,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或者要如何论证它的正确性,看看有没有别的思考可能性。但是认知是非常固有的东西,单靠自己确实是很难转换思路,有时需要心理咨询师协助患者重建。

2、跟想法拉开距离

很多人习惯内归因,一旦发生什么事情就会自责、内疚,这时候就需要和想法情绪保持一些距离。可以运用三步思维法、思维命名法等方法跟想法拉开距离。三步思维法在练习的过程中,不要压制自己的想法,而是清清楚楚地用语言口头表达出来。说出来时就允许了想法的存在,不会再被想法控制。思维命名法是给脑海里闯入的想法起个名字,给它命名后,可以跟它聊天,而后接下去完成要做的事,完成接纳想法的流程,试着接纳想法的存在,缓解精神内耗。

3、养成适应性习惯

人之所以很难摆脱心理困境,是因为大脑有惯性,所以需要针对这些惯性,训练大脑神经回路,养成新的适应性习惯,缓解精神内耗。

1、精神内耗:独处时会比较轻松,感觉到能量满满,与人交际沟通好像在消耗精神,就算什么都没做也会觉得疲惫很累。

2、内耗效应指在群体心理学中,人们把社会或部门内部因不协调、或矛盾等造成的人力、物力等方面无谓的消耗而产生的负效应现象。

精神内耗可能是受自身性格、周围环境以及其他人的影响,如人际关系紧张、个人价值被否定、工作不理想等。但个体出现严重的精神内耗时,人的内心资源以及储备不足以支撑正常的生活、工作,会在心理、躯体等方面表现出一系列的不适症状。

1、心理表现:对于他人的评价过于敏感,或常常由于臆想他人的评价而伤心、焦虑。经常处于迷茫之中,对于未来没有明确的规划,即便一时间有了想要做的事情,也由于担心失败、遇到困难等而一直拖延,导致一直处于精神疲惫的状态

2、躯体表现:由于长时间主观上的内心疲惫,而导致身体上也感觉十分疲乏、无力,经常感觉特别累但实际上并未做消耗较大的事情,或未做任何事情,这种疲惫感通常经过休息也不能缓解。

另外精神内耗严重时,人在心理上的损耗、劳累程度均较重,不能对现在、未来的事情做出有效、正确的判断,在生活、工作、学习上均会有吃力、难以达成的感觉,这又反过来影响人的心理状态,形成恶性循环,进一步加重精神内耗的情况。

如发现有上述情况,应学会针对自己的情况进行调节,不宜低估自己,应正确看待自己的优缺点,扬长而避短,以不断地完善自我。

TAG标签:内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