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

當前位置 /首頁/完美生活/心理/列表

明代玉童子和清代玉童子的區分

明代玉童子和清代玉童子的區分

明代長得有點粗,清代好動更活潑。

明代玉童:不再是八字眉。

   明代玉雕童子出土的比宋代的多,傳世的也比較多。明代玉童保留了元代遺風,同時出現了新的特點,雕工趨向於簡練豪放,不及宋代精細,這是受了元代遊牧民族粗獷簡率性格的影響。

   明代玉童突出的特點主要有:

   1.明代早期的持荷童子保留了宋代持荷童子將荷花多高舉頭側或腦後的造型,但到了中、晚期,童子所持荷花多放於腦後或過肩垂至後背,與宋代明顯不同。

   2.頭形較大且扁平,多作正面姿態,少見後腦隆起。頭形比宋代的小,一般小於袖口。雙腿多作交叉或並立狀。

   3.髮式以桃形為最多,還有其他髮式如左右分或留髮髻的髮型,但留髮的面積比宋代小,髮絲線條短粗稀疏,已失去宋代細密均勻的特點。

   4.鼻子多為楔形,耳朵多為長橢方形凸塊狀。眼睛的線條更為簡練,眼臉多剔地隱起,眼中刻一橫陰線。宋代玉童特有的八字眉在明代已經不見。

   5.衣領多為圓領和交領。腰間束帶和扎蝴蝶結成為明代新時尚。衣褲褶皺線條比宋代粗深,呈波折紋。

   總之,明代的玉雕童子,如嬰戲、連生貴子等,有圖比有意,有意必吉祥,以玉童為主的題材多吉祥、喜慶的內涵。

   清代玉童:或站或蹲,各種動作都有。 

   考古發掘出土的清代玉雕童子較少,但是民間的傳世品比較多。清代玉童突出的特點是:

   1.造型多樣,形體寫實,或站、或立、或蹲、或跪、或臥等造型比前代增多。裝飾題材也比宋、明兩代繁雜,除持蓮荷外,還有多種動植物的組合,尤其是持如意等寓意吉祥、喜慶的題材成為這一時期的主流。

   2.雕琢精緻細膩,一絲不苟,每個角度、每個線條都經過仔細琢磨,不露刀痕和稜角。

   3.器形比較大,前額頭寬闊飽滿,後腦部渾圓。髮式多為雙鬢形,也有平直短髮

   4.臉部五官雕琢十分細緻、寫實,一般眼眶圈壓磨較深,上眼臉突起。眉、鼻相連,鼻樑骨較高,蒜頭狀鼻頭。大耳貼於面頰兩側,顴骨高凸。這些五官刻畫的特徵都代表了典型的清代風格。

   5.服飾比宋、明時的都寬大,以寬袖束袍服或短衣居多,下身一般都穿長褲,褲腿寬鬆,褲子上不施紋飾,衣服的褶皺紋刻畫得較粗深,線條流暢,立體感強。

、明代玉童子形象

明代玉童子形象:明代玉童子是前額後腦凸出,眼眶雕琢非常大。

六、清代玉童子形象

清代玉童子形象:清代玉童子更加傾向於寫實之風,姿態各異,鼻形高聳,顴骨較高,雕琢更為細膩,髮式與衣服紋裝飾繁多,男童多為桃形頭。

明代的童子造型相對於元代來說,逐步變得圓潤起來,開始追求一種圓潤的體積感,衣紋的處理也似乎更講究,逐步開始走向現實化的道路。尤其應該注意的是,頭部在圓潤飽滿的基礎上,依然保留了以陰刻為主的做法,儘管這種陰刻已經開始具備了更加細膩的表達方式,也就是說,這個時期的陰刻線已經不同於元代,開始出現了斜刀,但總體來說,面部的凸起部位還是處於同一個球面。

清代的童子是我們能夠見到的最多的一個朝代,面貌各異,但是這種多樣的面貌多是由於製作工藝的精與粗所造成的,最具代表性的是清乾隆時期的童子,發展至此,玉器的製作達到了前所未有高峰,這個時期的童子製作精良,面部神態細膩傳神。比如這件作品:童子呈跪姿,雙手執荷,彎眼寬鼻,嘴角上揚,充滿了喜慶的表情,衣裙似隨風飄動,整體圓潤流暢。整個面部的表現凹凸有致,結構神態無一不精妙,足以代表清中期玉器的製作工藝

TAG標籤:明代 清代 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