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

当前位置 /首页/完美生活/心理/列表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师教学规律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师教学规律

一、教学相长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承的。教和学都是发挥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为了更好的教和学。《兑命》中也说,教和学本来就是一体的。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纸上谈来终觉浅,觉知此时要躬行。天下事,有难亦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道听途说,不足为信,耳闻为虚,眼见为实。教与学不就是一个不断实践,教学相长的过程。

二、因材施教

教学要因材施教。这个成语最早出自《论语.先进篇》由孔子的一个教学情境引发的。因材施教就是根据不同差别、不同能力的学生进行有的放矢、分门别类的教育。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造成的后果是“隐其学”,“疾其师”,“苦其难”,“不知其益也”。所以“去之比速,教之不刑”。

三、长善救失

《学记》中提到学者有四失,多、寡、易、止,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也。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改正学生的缺点,取长补短、查漏补缺。长善救失体现出来一种辩证的教学原则。鼓励学生通过自身努力把缺点转化为优点。这也体现了鼓励个性发展的同时,注重全面发展。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的优点。发现学生的优点,并且鼓励学生能够极大的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成才。“救失”也是对学生成长的一种保障,鼓励学生全面发展。对于学生的缺点,包容引导,克服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促进人格健全发展。

四、启发诱导

先说《论语·述而》中提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反三隅。孔子教学非常重视启发诱导。《学记》中:“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謂善喻。”善于引导,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比一言堂、满堂灌、专制式课堂效果好很多。启发学生的方式很多,激发兴趣,直观演示,找出联系等等,只要能够启发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课堂就是有效课堂。备课备问题,老师善激疑。都是告诉我们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要学会引导学生。善教者,使人继其志。能够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学习的办法就是好办法。

五、循序渐进

《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朱熹注:“此但自言其反己自修循序渐进耳。从前纪昌向飞卫学习射箭,飞卫让他练好基本功。回家看妻子织布,把小东西看成大东西,把头发上的虱子看成车轮,最好练成了百发百中神射手。凡事要一点一滴做起,循序渐进,才能取得较好的成绩。《学记》中谈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学习要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反复练习、循序渐进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六、禁发谓豫

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亡羊补牢,不如防患未然。《乐府诗集.君子行》:“君子防未然。教育具有提醒功能,能够预防不良的教育效果出现,及时纠偏,改正错误。《周易·既济》:“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教育本来就有预测功能,能够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多种选择。坏的结果也要预测,防治坏的行为发生。比如防腐倡廉教育,就是禁发谓豫原则掌握很好的例子。所以教育就有未雨绸缪、防微杜渐。现在学校教育当中的安全教育也是利用的这种思想。

七、藏息相辅

《学记》中提到“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学习要课内和课外结合,融会贯通,理解记忆。有些应试教育靠单纯的记、背,甚至是考前突击是不能让学生受到良好教育的。必须重视素质教育。注重平时的积累、成长、实践,引发学生主动思考,自觉学习,提升自身综合素养。学习不是死板教条,要课内外结合。学习是不断与社会建立有意义联接的过程,不能紧紧抓住课堂。更应该重视课内外活动对学习的影响。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听语乎藏息相辅,灵活掌握,才是关键。注重能力提升,注重素质提高,才是教育的本真。教育是不断思考,不断实践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吾长终日而思也,不如须臾所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