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

當前位置 /首頁/完美生活/心理/列表

勇毅與成長的故事

勇毅與成長的故事

第一部分:在阿富汗的童年。

阿米爾和哈桑從小一起長大,兩人關係非常要好,但當地主流民族是普什圖人,瞧不起哈桑所屬的哈扎拉人。輿論的壓力很大,加上小阿米爾內心怯懦,所以即便兩人關係再好,阿米爾也無法把哈桑當做“真正的朋友”,比如只在身旁沒有其他人時纔會和哈桑玩耍,欺負哈桑不識字,拿他不懂的字眼戲弄他。 

故事的轉折發生在1975年,阿米爾12歲的時候。那年阿米爾所在城區將舉辦25年來最盛大的鬥風箏比賽。阿米爾喜文,不擅競技體育,一直以來父親對他很失望。爲了贏得父親的重視,歷盡千辛萬苦終於在風箏比賽中勝出,哈桑則興奮地跑去幫他撿掉落的風箏。“對追風箏的人來說,最大的獎勵是在冬天的比賽中撿到最後掉落的那隻風箏。那是無上的榮耀”。

沒有想到的是,哈桑追風箏許久未歸,於是阿米爾沿着大街小巷去尋找。終於在一處偏僻的小巷,阿米爾隱在暗處目睹了當地的惡霸QJ哈桑的一幕(P.S.作者真的太敢寫了)。之前惡霸曾找過阿米爾麻煩,那時是哈桑挺身而出,但就此結下樑子,惡霸這次終於逮到機會報仇。阿米爾由於內心的恐懼,沒有出言阻止,只是默默離開,假裝這件事沒有發生。

這件事後,阿米爾心中有愧,但不敢向任何人坦白,內心煎熬的他無法面對哈桑。在一次生日宴中,阿米爾和父親的朋友拉辛汗聊天時,拉辛汗的故事讓他想到也許送哈桑離開,是最好的結果。於是阿米爾使計,迫使哈桑離開了這個家。

第二部分:在美國的青年

恰逢俄國入侵,身邊人不再可信,阿米爾和父親歷經千辛萬苦,從阿富汗逃到美國,一切從新開始。

在美國,同甘共苦的生活使得父子間的關係得到緩和。父親在一個加油站當助理,阿米爾考上了大學。兩人一起開着巴士,到處蒐羅別人不要的二手貨,再在週日早上的跳蚤市場租個攤位,把貨物賣出去。在這個跳蚤市場,阿米爾邂逅了他的另一半,收穫了愛情。就在一切看似越來越好的時候,父親被診斷出了癌症。

在父親確診到最終離世的那段時光,是全書父子關係最融洽的一段時光。阿米爾選擇尊重父親的那份驕傲,“請不要在我身上做化療”,仍在星期天到跳蚤市場擺攤。在阿米爾提出“我想你能不能替我辦點事情,如果你身體還撐得過去的話。我想你幫我提親,我想你到塔赫裏將軍家裏去,向他提親”,一向務實的父親嘴角綻放出了微笑。

父親的病逝迫使阿米爾成長。從以前遇到難題六神無主,“那我呢,爸爸?我該怎麼辦?”到明白“如今他走了。爸爸再也不會替我引路了,我得自己走”,到第三章的化勇氣爲行動。

第三部分:回到阿富汗的贖罪。

2001年,阿米爾38歲,彼時已經是一位出版了四部小說的作家。突然間接到重病的拉辛汗的電話,於是他飛回巴基斯坦白沙瓦。在那裏,他不僅見到了拉辛汗,還被告知了一樁樁令人震驚的故事。

阿米爾和父親到美國後,拉辛汗一直在打理和照料着喀布爾的老房子。但因爲患了關節炎,照料房子對他越來越艱難,於是拉辛汗尋回哈桑一家,兩人一直住在喀布爾的老房子裏。但後來,伴隨俄國撤軍,塔利班上臺,開始屠殺哈拉扎人,政局動盪不安。之後,有塔利班的黨羽覬覦他們居住的大房子,造謠說有一戶塔利班人住在這個區的豪宅中,把哈桑拖到街上槍斃了(P.S.不知該說是作者太敢寫,還是原本事實就是這麼殘酷,嘆息),還一併殺了哈桑的妻子。

阿米爾被告知的第二件事,是哈桑竟然是他同父異母的親兄弟!只不過是沒有名分,沒有特權的那一半。

在拉辛汗百般勸說,腦海中天人交戰後,阿米爾還是決定前往動盪不安的喀布爾,把哈桑的兒子-他的侄子從當地的孤兒院中救出來,最終把侄子帶回了美國,阿米爾心中的祕密也得以向衆人坦白,完成了自我的救贖。

TAG標籤:勇毅 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