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

當前位置 /首頁/完美生活/心理/列表

春秋被稱爲我國編年體史書之祖

春秋被稱爲我國編年體史書之祖

春秋作者:孔子。孔子所作的《春秋》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中國古代儒家典籍“六經”之一。《春秋》雖爲經,亦爲史。它對後世之人及後世史傳體的寫作產生了很大影響。

編年體史書春秋

《春秋》用於記事的語言極爲簡練,幾乎每個句子都暗含褒貶之意,被後人稱爲“春秋筆法”、“微言大義”。後來出現了很多對《春秋》所記載的歷史進行補充、解釋、闡發的書,被稱爲“傳”。其中《春秋左氏傳》、《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合稱《春秋三傳》,被列入儒家經典。

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

孔子開創私人講學之風,倡導仁義禮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四年,晚年修訂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去世後,其弟子及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論語》。該書被奉爲儒家經典。

《春秋》是我國最早的編年體史書。所謂編年體,就是按年、月、日有次序地記載史事的史書。東周時,各諸侯國都設置史官撰寫本國的編年史,但名稱不統一,因商代和西周時,一年只有春、秋二時,而無冬、夏,因此古人稱年爲“春秋”。所以各國史書大多以《春秋》命名。而晉稱《乘》,楚稱《檮杌》。東周時諸侯國的史書後來均已散失,只有孔子編訂的魯國史《春秋》留傳了下來。

《春秋》是孔子晚年嘔心瀝血之作,記載了上自公元前722年(魯隱公元年),下至前481年(魯哀公十四年),包括12個國君,合計242年的歷史,全書大約17000字。它雖是魯國史的一部分,但它把魯國以外的其他國家,以及當時天下大勢的演變情況,也作了廣泛的記載。因此,史學家就把200多年的這段歷史叫做“春秋”時期。

《春秋》是中國現存的第一部編年體斷代史,是後世編年體史書之祖。

《春秋三傳》是專門解釋《春秋》的,有《左傳》《公羊傳》《穀梁傳》

其中《左傳》是《春秋左氏傳》的簡稱, 又稱《左氏春秋》

《左傳》是中國第一步記事詳細完整的編年史,思想傾向於鮮明的儒家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