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

當前位置 /首頁/完美生活/心理/列表

道臺是哪個朝代設立的

道臺是哪個朝代設立的

道臺的設置有上千年的歷史。道臺,就是地方監察事務的分區稱呼。唐玄宗時期將全國分爲十道,,後又分爲十五道,與漢代的州相仿,是隸屬於中央的監察區。

唐代道的變革與設置十分繁複,北宋王朝建立後,沿襲唐制,分全國爲十三道,不久改道爲路,配屬了相應的官員,所以有宋一代有所謂路、府、州的地方行政劃分。

道員這一官職起源於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創建大明王朝後,在地方制度上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在省一級的地方設置布政司、按察司等。

因爲明代地方行政區劃受到元代影響,轄區較大且事務繁雜,布政司下設左右參政、參議,他們分理各道賦稅財政,稱爲分守道。

按察司的副使、僉事分理各道刑獄司法,稱爲分巡道。這是道和道員最早的來歷。滿清政府定鼎以來,在許多方面承襲了明代的官職設置卻略有改革。

地方行政機構分爲省、道、府、縣四級,其中道設道員,是處於省藩、臬二司與府、廳中間一級的地方長官,各省並無編制定額,隨事務進行添設。

清代恢復了道的設置,其範圍較小,在清朝時期,道臺也叫做道員,是巡撫和知府之間的一個地方性長官,在清朝初期的時候,道臺的官職品級不定,到了乾隆十八年的時候,才把道臺的官階品級統一定爲正四品官職。

清朝的時候,在各個省裏面都會設置有道臺這個官職,有專門監管一省糧食的督糧道臺,簡稱糧道,也有負責河工修建的河道。

道臺這個職位很多時候是由一個地方的掌管兼任,比如驛傳道,海關道,屯田道和茶馬道,一般都是由當地相同品級的官員來兼任。

道臺又稱道員,是清朝一個特有的官職

在清朝之前,是沒有道臺這個官職的,道臺真正意義上出現的時間,大約是在順治年間。

乾隆登基後,考慮到布政使和按察使的工作繁重,就有心想幫助他們減輕部分工作負擔(其實也是爲了監督和分解地方長官的權力),就有意把參政、按察副使等助手級別的官員,單獨劃分出來。

如何劃分呢就是把全省分爲若干道,並把參政、參議等助手,分別派往各府各縣去坐鎮,以監督當地官員。

這樣一來,原本是助手角色的參政、參議,就成了一個獨立的官職,因其負責的是一個或者多個道,所以也被稱作道員。

道員(道臺)是省(巡撫、總督)與府(知府)之間的地方長官。

2、清初的道員官階不定,乾隆十八年(1753年),道員一律定爲正四品。清代各省設道員,或有專責,或作爲布、按副使。專責者有督糧道或糧儲道,簡稱糧道 又有管河道和河工道。1753年道臺正式成爲一個官職

TAG標籤:朝代 設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