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

當前位置 /首頁/完美生活/心理/列表

“注”形聲字的來歷

“注”形聲字的來歷

“注”,現代漢語規範一級字(常用字),普通話讀音爲zhù,最早見於商朝甲骨文時代,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字。“注”的基本含義爲灌進去,如注入、注射引申含義爲集中在一點,如注視、注目[1]。

在日常使用中,“注”也常做動詞,表示連爲一個整體,連接,如注易、注連[1]。

“注”,初見於商朝甲骨文時代,水錶意,表示將水灌入,主表聲,主有君主義,表示水灌人猶如臣民順從君主,後來陸續在秦系簡牘時代、秦朝小篆時代中發現,“注”字簡體版的楷書從秦系簡牘時代演變而來。

“注”是形聲兼會意字。小篆從水,主聲,主兼表集中之意。隸變後楷書寫作“注”。

《說文·水部》:“注,灌也。從水,主聲。”(注,灌入。從水,主聲。)

“注”的本義爲灌入、注入。如《詩經·大雅·文王有聲》:“豐水東注,維禹之績。”水注則集中,故引申指聚集、集中。如《晉書·孫惠傳》:“今天下喁喁,四海注目。”又引申指註釋。在古代,解釋古書原文的意義爲“注”解釋前人註文的意義爲“疏”。又引申指預示、預先決定。如“命中註定”。

用作量詞,用於錢款、交易等,“一注”相當於一筆、一樁用於雨,“一注”相當於一陣、一場。如陸龜蒙《奉酬襲美苦雨見寄》:“螢飛漸多屋漸薄,一注愁霖當面落。”

甲文字形像將器皿中的液體注入另一器皿之中,戰國文字、篆文、隸書、楷書皆作從水、主聲。從水,表示與水相關主聲,表示音讀。隸書將篆文字形中的“水”寫成“三點水”,將篆文字形中的右半部分寫成“主”形,之後一直沿用。[5][2]

本義表液體直流如柱,由上往下灌入器皿。《說文》:“注,灌也。從水,主聲。”水往一處聚集,這便是灌注。《詩經》:“挹彼注茲。”孔穎達疏:“挹彼大器之水注之此小器之中。”引申有“聚集,集中”義。現代漢語注目、注視,即目光集中於某人某事某物。注意指意向之所集中,現代漢語注意注重,即由此引申。現代漢語謂感情全部投入叫專注,灌、貫音同義近,現代漢語有全神貫注。[6]

由“注入”引申有“投擲”義。《莊子·達生》:“以瓦注者巧,以鉤注者憚,以黃金注者婚。”陸德明釋文:“注,李雲:擊也。”“投”“注”同義,此處爲複詞,引申之投入賭博的錢物也叫“注”。成語有“孤注一擲”,現代漢語叫賭注。“注”古稱“射”,《史記·孫子吳起列傳》:“君第重射,臣能令君勝。”“注”“射”亦義近。《宋史·寇凖傳》:“博者輸錢欲盡,乃罄所有出之,謂之孤注。”引申之,今稱投進資金爲注入資金。[6]

“注”與“滴”相對,水注入器皿時,連接不斷,成語“大雨如注”,雨特大時,雨點不是一滴滴,而是連成一條線。故“注”引申有“連接,相屬”義。《戰國策·秦策四》:“夫以王壤土之博,人徒之衆,兵革之強,一舉事而注地於楚。”高誘注:“注,屬。”《北史·周法尚傳》:“請分爲二十四軍,日別遣一軍發,相去三十里,旗幟相望……首尾連注,千里不絕。”“連”、“注”同義,爲複詞。[6]

引申之,斟注用的小壺也叫“注”。水注入器皿,與事記入典冊有相似者,故“注”引申有“記載,登記”義。漢以後,歷代皇帝有起居注。漢武帝時有《禁中起居注》,東漢明德馬皇后撰《明帝起居注》。古時授予官職登記備案,謂之“注官”。官職先注後遣,故“注”引申有“預先決定”義,稱註定,如註定要失敗、命中註定等。[6]

水注入器中,器底之物往往泛起,顯而易見。引申之,典籍文句經過詮釋意義顯豁易知也叫“注”,字或作“詿”。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注”下曰:“注之雲者,引之有所適也。故釋經以明其義曰注。”如《左傳》杜預注,《國語》韋昭注,《淮南子》高誘注等。也指解釋性的文字,如附註、夾註、腳註等。[6]

TAG標籤:形聲字 來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