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

當前位置 /首頁/完美生活/心理/列表

蟑螂擋車典故

蟑螂擋車典故

傳說齊國的莊公有一次進山打獵時,發現道路中間有一隻螳螂,它怒氣衝衝地舉起兩隻前足,似乎要跟車輪搏鬥的樣子。

莊公立即叫趕車的人停下,並好奇地問:這是什麼小蟲

趕車的回答說:這是一隻螳螂。

他舉起前足要幹什麼

趕車的說:這種小蟲,只知道往前衝,不知道向後退,它不衡量自己有多大力量,卻往往輕視對手。

莊公再仔細地把螳螂打量一番,然後感慨地說:它要是人的話,一定將成爲無敵於天下的勇士。他命令車伕繞道行駛,不要壓死它。

螳螂擋車,形容不自量力。

語出《莊子-人間世》說,螳螂“怒其臂以當車轍,不知其不勝任也。”

意思是說,螳螂奮舉前腿來擋住車子前進,不知道它的力量根本不勝任。

後用“螳臂擋車”比喻不自量力地去做辦不到的事,必然失敗。

原文如下:齊莊公出錯,有螳螂舉足,將搏其輪.問其御曰:"此何蟲也?"御曰:"此是螳螂也.其爲蟲,知進而不知退.不量力而輕就敵."莊公曰:"此爲人,必爲天下之勇士矣."於是回車避之,而勇士歸之.

TAG標籤:擋車 蟑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