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

當前位置 /首頁/完美生活/心理/列表

懷素自敘釋文

懷素自敘釋文

原文:

懷素家長沙,幼而事佛,經禪之暇,頗好筆翰。然恨未能遠覩前人之奇蹟,所見甚淺。遂擔笈杖錫,西遊上國,謁見當代名公。錯綜其事。遺編絕簡,往往遇之。豁然心胸,略無疑滯,魚箋絹素,多所塵點,士大夫不以爲怪焉。

翻譯:

懷素家住長沙,幼年就篤信佛教,唸經參禪之餘,頗好書法。然而遺憾(因身在偏僻之地)未能親眼欣賞古人書法精品,深感見識淺陋。於是擔着書箱,拄着錫杖,往西邊京師長安遊學(有資料說他遊學的地點不止西安,還有洛陽和廣州洛陽不在長沙以西,應在長沙以北,此處不說“京師”,而說“上國”,可能是懷素留有餘地)。拜見當代名公。此過程頗爲錯綜複雜-

(對“錯綜其事”,有不同理解,我以爲“其事”就是說的“謁見當代名公”這件事情“錯綜”是形容這一過程)。(通過與這些名人雅士交往),有時我也能觀賞到他們珍藏的古代書法珍品(“遺編絕簡”是指這些書法珍品稀少。“編”是指古代用以穿聯竹簡的皮條或繩子,後便用“編”來代稱一部書或一部書的一部分。“簡”是竹簡)。-

(經名士教誨指點),過去深感困惑的疑問迎刃而解,心胸爲之豁然開朗(經過大量的書寫實踐),在魚箋絹素(“魚箋”“絹素”均爲唐代書法家書寫材料的稱呼)上,留下許多墨跡(對“塵點”一詞有不同理解。我以爲“塵點”就是書寫的另一種說法,懷素的是非常勤奮的書家,如果沒有紙張,他可以用芭蕉葉作紙練習書法,用壞的筆可以埋成一座墳,他自己稱爲“筆冢”。“塵點”應該是懷素的自謙之詞,而不應理解爲“魚牋和素絹上多有墨跡污點”),對於我這種與衆不同的愛好,當時的名人和士大夫並不感到奇怪。

《懷素自敘帖釋文

懷素家長沙,幼而事佛,經禪之暇,頗好筆翰。然恨未能遠覩前人之奇蹟,所見甚淺。遂擔笈杖錫,西遊上國,謁見當代名公。錯綜其事。遺編絕簡,往往遇之。豁然心胸,略無疑滯,魚箋絹素,多所塵點,士大夫不以爲怪焉。

TAG標籤:自敘 釋文 懷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