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

當前位置 /首頁/完美生活/心理/列表

現代化經濟體系包括什麼

現代化經濟體系包括什麼

現代化經濟體系主要包括以現代化農業、現代化工業、現代化服務業為主體的高質量、高效益的新型產業體系彰顯優勢、協調聯動的高水平、高效益的現代化區域發展體系高水平、高質量的現代化巨集觀經濟治理體系。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主要內容

1、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發展實體經濟。

(1)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面臨“四降一升”,即經濟增速下降、工業品價格下降、實體企業盈利下降、財政收入下降和經濟風險發生概率上升。

(2)實體經濟是社會財富和綜合國力的基礎,是國家強盛的重要支柱。

(3)在今後一個時期,要積極彌補實體經濟中的“短板”,著力解決實體經濟結構性供需失衡、金融和實體經濟失衡、房地產和實體經濟失衡三方面問題。

2、提升創新地位,使其成為引領經濟發展的第一動力。

(1)與勞動、資本、土地等生產要素數量的增加相比,實現我國經濟持續發展更重要的是提高全要素生產率。這是創新引領經濟作用的直接體現。

(2)推動創新成為引領經濟發展的第一動力,政府的任務:

①加大對科技研究的投資和支援力度,加強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最大化其“外溢效應”。

②通過財稅、投資、價格等政策來扶持創新產業,促進技術進步和成果轉化。

③通過放寬政策和高效監管來推動商業模式創新。

④持續增加教育和科技事業投入。

3、鄉村振興,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1)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

(2)改革成為下一階段鄉村振興的動力所在。

(3)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30年。

4、區域協調發展,優化我國經濟空間佈局。

(1)從政策層面來說,要用好黨中央、國務院賦予西部地區的差別化政策,發揮東部沿海地區在全國經濟轉型發展中的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

(2)從資源稟賦層面來說,要充分發揮中西部和東北地區的勞動力、土地、能源等生產要素的比較優勢,並增強市場經濟意識,做好對重點地區的產業承接。

5、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發揮市場的決定性作用。

經濟體制改革必須以完善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為重點。

產權制度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石,現代產權制度要求歸屬清晰、權責明確、保護嚴格、流轉順暢。完善產權制度以及依法保護產權仍是改革的重點。

我國生產要素尚未完全實現市場化配置,行政壟斷、要素准入限制、要素價格扭曲等問題在部分行業不同程度存在,如石油、天然氣、電力、鐵路、醫療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旨在實現對重要生產要素的市場化配置,以提高供給體系質量。

6、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

首先要拓展對外貿易,培育貿易新業態新模式。

其次,要以“一帶一路”建設為重點和契機,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投資合作和經貿往來

現代化經濟體系構成:

1、政府巨集觀調控為主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為基礎,大健康產業為核心,通過產業融合實現產業升級經濟可持續高速發展的智慧經濟理論體系與智慧經濟形態。

2、以大健康產業這一新興產業形態作為核心的現代化經濟體系。不單是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經濟發展模式轉軌,而且是經濟學正規化轉換。

3、更高質量的經濟增長方式。以科技驅動代替要素驅動,形成以創新為引領發展第一動力的創新型國家,發展迴圈經濟,實現經濟增長與排放汙染“脫鉤”,建成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色經濟模式

TAG標籤:體系 現代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