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

當前位置 /首頁/完美生活/心理/列表

黃華佔再生稻高產栽培技術

黃華佔再生稻高產栽培技術

採取適宜的種植方式。一般田塊,採用寬窄行種植冬閒田可推廣水稻半旱式栽培。一般每畝插足1.8萬穴,規格採用13釐米×(20+33)釐米,每穴栽插雙株。還可以採用水稻拋秧栽培方式,每畝拋栽2萬穴。每畝基本苗8-10萬。

  合理施肥頭季稻一般畝施純氮12公斤,純磷6公斤,純氧化鉀10公斤,重施分櫱肥。前期淺灌,夠苗露日晒田,控制無效櫱生長。注意防治紋枯病、稻瘟病、稻飛蝨、三化螟等病蟲。

  適時足量施好促芽肥。在頭季稻齊穗的後 15~ 20天,是再生芽分化時期,每畝施用尿素7~15公斤,促進休眠芽的生長。

一、品種選擇

選擇頭季產量高、再生能力強、生產期適宜、耐高低溫能力強、米質口感好的雜交中稻品種,如Y兩優9918、準兩優608等。

二、種子準備

與早稻同期播種,確保再生稻齊穗。採用“一浸多洗”或“少浸多露”的方法催芽,首先用清水把秕穀去掉,按用咪鮮胺100毫升兌35℃的溫水100公斤、浸種子30公斤的比例,浸種4-6小時,再用35℃的清水洗乾淨,然後保溫催芽(破胸適宜溫度32-35℃,不能高於38℃)8小時左右,若穀殼顯白又用35℃的溫水浸十分鐘,瀝乾後再保溫催芽,如此反覆催芽,達到理想效果後適時播種,特別注意事項,浸種時間切莫過長,過長會嚴重影響發芽率,一定要催芽播種,嚴禁啞谷或幹谷播種。當種穀破心露白時,用水稻種子拌種劑拌種。

三、秧田準備和用種量

選用背風向陽高肥避人畜危害的田塊作為秧田播種前施足底肥,每畝施1000公斤腐熟畜肥,45%複合肥25公斤每畝大田用種量:手插秧1公斤,拋秧1.5公斤,機插秧1.75公斤。

四、培育壯秧

根據不同移栽方法進行播種育秧,再生稻可用拋秧、機插秧或手插的方式,但再生稻不宜直播(4月上中旬的倒春寒易導致爛秧爛種)手插秧每畝秧田播種量不超過13公斤拋秧用353孔的塑料軟盤50-60個秧齡:拋秧20-25天,機插秧18-25天,手插秧不超過30天秧苗2葉1心時每畝施7.5公斤尿素做斷奶肥,移栽前5天每畝施5公斤尿素做送嫁肥,插秧前防治病蟲害1次手插秧和拋秧在秧苗2葉1心時每畝用60-80克的多效唑噴施,做到促根、增櫱、壯苗。

五、合理密植

移栽秧齡大小與普通中稻栽培方法一致每畝拋秧15000蔸以上,機插秧5×8寸或4×9寸,手插秧插5×8寸、每畝插15000蔸以上、每蔸插2粒谷以上的苗。

六、科學施肥

頭季肥料充足,不僅產量高,再生稻發苗也多,產量也高。大田每畝施45%複合肥50公斤作底肥移栽後5-7天內,結合施用除草劑、每畝追施尿素12.5公斤作分櫱肥晒田覆水後,每畝追施5公斤尿素加10公斤鉀肥或10公斤複合肥加10公斤鉀肥作穗肥。收割前7-10天,每畝施45%複合肥10公斤、尿素10公斤作“促芽肥”。

七、化學除草

拋秧田、機插秧:每畝用40%苯噻醯磺隆WP40克於移栽後5-7天內拌肥料撒施,保水至自然落幹移栽田:每畝用20%乙苄40克,在移栽後7天內拌肥料撒施,保水至自然落幹。

八、科學管水

採用淺水插秧、有水活蔸、溼潤促櫱、晒田控苗、足水養胎、淺水抽穗、乾乾溼溼灌漿、深水打藥的水漿管理原則,整個過程只有施肥、打農藥、孕穗、抽穗揚花期灌深水,其他時間都露田,乾乾溼溼為主。

九、病蟲害防治

播種前用米鮮胺浸種、用60%優拌拌種,移栽前3-5天用10%四氯蟲醯胺40克(或20%氯蟲苯甲醯胺10克)+50%吡蚜酮12克+40%稻瘟靈乳油80--100毫升兌水60公斤噴霧施“送嫁藥”,頭季稻大田藥劑防治三次。具體防治時間按縣植保植檢站的病蟲情報確定。

十、收穫(青杆活杆收割)

當水稻成熟度為80%-90%左右時收穫頭季一定要青杆活杆收割,否則無再生能力。收穫時稻田要求較幹,能承載起收割機,不能讓稻樁壓入泥中,為保護再生芽,要嚴防稻樁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