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

當前位置 /首頁/完美生活/心理/列表

長勺之戰故事50字概括

長勺之戰故事50字概括

中國春秋初期,即位不久的齊桓公,不聽主政大夫管仲內修政治、外結與國、待機而動的意見,於周莊王十三年(公元前684)春發兵攻魯,企圖一舉征服魯國。魯莊公注意整修內政,取信於民,決心抵抗。深具謀略的魯國士人曹劌自告奮勇,請隨莊公出戰。魯軍根據齊強魯弱的形勢,在長勺(今山東萊蕪東北,一說曲阜北)迎擊齊軍。兩軍列陣畢,魯莊公欲先發制人,被曹劌勸止。齊軍見魯軍按兵不動,便一而再、再而三地發起衝擊,均未奏效。齊軍疲憊,士氣沮喪。魯軍陣勢穩固,鬥志高昂。曹劌見戰場形勢已呈現彼竭我盈的有利變化,建議莊公實施反擊。

魯軍將士一鼓作氣,擊潰齊軍。莊公急於追擊,曹劌恐齊軍佯敗設伏,即下車察看齊軍車轍痕跡,又登車眺望齊軍旌旗,發現

轍亂旗靡,判明齊軍確敗,方建議乘勝追擊,終將齊軍逐出魯境。

公元前684年,齊桓公派兵攻魯。當時齊強魯弱。兩軍在長勺相遇。魯軍按兵不動,齊軍三次擊鼓發動進攻,均未奏效,士氣低落。魯軍一鼓作氣,打敗齊軍。後乘勝追擊,直逼齊國國都,獲得了長勺之戰的勝利。

長勺之戰是春秋初期,齊國和魯國兩個諸侯國之間發生的一場車陣會戰。這次會戰是我國戰爭史上後發制人、以弱勝強的著名戰例。自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向東遷都洛邑開始,我國曆史進入了春秋時期。雖然各諸侯國表面上還尊周天子,但實際上王室已經衰落了,各諸侯兼併、大國爭奪霸主不斷引起紛爭。

齊國和魯國相鄰又都是西周初期就分封的諸侯國,在這樣動盪的時期,不斷產生摩擦。長勺之戰就是齊魯之間的一次戰爭。

TAG標籤:概括 長勺 之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