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

當前位置 /首頁/完美生活/心理/列表

濟南外城城門有甕城嗎

濟南外城城門有甕城嗎

濟南外城城門有甕城,還有城樓

濟南是齊魯首邑,雖不像西安、南京、北京那樣的京城大邑,可它的城牆雄偉壯觀,除了有內城牆外,後來還建了外城牆,這在中國城市中不多見。

濟南的內城牆,起先是古老的土城牆。濟南城牆在原來土城牆基礎上加以鞏固,牆的內外側用磚石砌就,從此土城牆變為了石城牆。

這時的城牆共有四個城門:東面是齊川門(俗稱老東門)、西面是濼源門(俗稱西門)、南面是舜田門(俗稱南門)、北面是匯波門(水門,大明湖北面)四個城門都建有城樓和甕城,城牆周長6160米,高12米,寬8米。後來,在1904年5月濟南開設商埠後,為了適應經濟發展需求,便於交通出行,內城牆又先後開了四個城門,分別是艮吉門(大明湖東門東北附近)、巽利門(運署街東,興華橋西附近)、坤順門(趵突泉公園東門坤順橋附近)、乾健門(大明湖公園西南門附近)。至此,經過歷次修葺,濟南內城牆高12—14米,厚10—12米,每隔70米到100米距離,有一個向外突出4米的炮臺,城外是護城河,河窄處五六米,寬處達二三十米。

相對內城來說,濟南的外城牆建的時間要晚了許多。清咸豐十年(1861年),捻軍起義反清,清政府為了嚴防淮北的捻軍由濟南北上危及京城安全,撥銀7000兩,允准在濟南城關廂挑濠築圩。圩子牆東在花園莊內、東舍坊一線,南為今文化路路北一線,西為今杆石橋、迎仙橋以東線,北為劉家橋等村莊在內一線,繞城四周,長40裡。清同治四至六年(1865~1867年),濟南又對土圩城牆進行了改建,將土圩子牆改建成石圩子牆,廢除了北面的土圩,收縮到城牆的東北角和西北角。重修後的石圩周長12221米,高5米,厚5米,頂寬3.3米,開設了七個門,並新建了14座炮臺。圩子牆外有壕,寬8米,深4米。在橫貫主要街道的壕溝上架設了便橋,人們稱它“卡子門”。至1948年濟南戰役前,濟南外城共有11道城門,各城門依次為東北海晏門、東永靖門、東南永固門、東南中山門、南岱安門、新建門、西南永綏門、正西麟祥門、普利門、永鎮門、西北濟安門。到這時,“濟南府”建立起了具備完整的“三裡之城,七裡之郭”古代城防體系。

其實,濟南的城牆最為與眾不同的是北城牆,內外城的城牆重合於北牆,也可說內城牆和外城牆到了大明湖北門一帶成為一面牆,如果說濟南的內外城牆像一個“回”的話,那中間的“口”字上面的一橫,已與外面“口”字的一橫重疊一起了。另外,更為美妙的是,城牆的北門純屬是一個“水門”,只流水,只行船,不能行人。

TAG標籤:濟南 城門 甕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