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

當前位置 /首頁/完美生活/心理/列表

艾蒿小時候叫什麼

艾蒿小時候叫什麼

     艾蒿在鄉下農村叫:薰蚊草、艾草。艾草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狀,植株有濃烈香氣。主根明顯,略粗長,直徑達1.5釐米,側根多常有橫卧地下根狀莖及營養枝。

     莖單生或少數,高80-150(-250)釐米,有明顯縱稜,褐色或灰黃褐色,基部稍木質化,上部草質,並有少數短的分枝,枝長3-5釐米莖、枝均被灰色蛛絲狀柔毛。

     葉厚紙質,上面被灰白色短柔毛,並有白色腺點與小凹點,背面密被灰白色蛛絲狀密絨毛基生葉具長柄,花期萎謝莖下部葉近圓形或寬卵形,羽狀深裂,每側具裂片2-3枚,裂片橢圓形或倒卵狀長橢圓形,每裂片有2-3枚小裂齒,幹後背面主、側脈多為深褐色或鏽色,葉柄長0.5-0.8釐米中部葉卵形、三角狀卵形或近菱形,長5-8釐米,寬4-7釐米。

     艾草生於低海拔至中海拔地區的荒地、路旁河邊及山坡等地,也見於森林草原及草原地區,局部地區為植物羣落的優勢種。

      艾極易繁衍生長,對氣候和土壤的適應性較強,耐寒耐旱,喜温暖、濕潤的氣候,以潮濕肥沃的土壤生長較好。人工栽培在丘陵、低中山地區,生長繁盛期24-30℃,氣温高於30℃時,莖杆易老化、抽枝、病蟲害加重冬季低温小於-3℃時,當年生宿根生長不好。

       分佈於蒙古、朝鮮、俄羅斯(遠東地區)和中國分佈廣,在中國除極乾旱與高寒地區外,幾乎遍及中國。日本有栽培。生於低海拔至中海拔地區的荒地、路旁河邊及山坡等地,也見於森林草原及草原地區,局部地區為植物羣落的優勢種。

艾蒿小時候叫艾葉,長大了也叫艾葉,是一種非常好的中藥,女人坐月子時可以用它煮水祛濕,平時用它泡腳也非常不錯,也可以食用,可以做耙耙,端午節時家家都會買了放門口,可以祛蚊蟲,艾高出來時可以多買點曬乾收藏,用處非常多,非常好的。

艾蒿也叫艾、艾葉、艾草、蕭茅、冰台、遏草、香艾,其中艾蒿是它的學名,而最具普遍性的名字就是艾草了,眾所周知,艾草是家户喻曉的野菜,艾草常見於清明前後和端午節期間。

跟其他的“蒿”菜一樣,艾蒿也是一種菊科蒿屬的草本植物,葉子分叉比較多,看起來像羽毛,有着強烈的特殊氣味。在民間,艾蒿經常被叫做艾草,分佈在全國各地各個田間地頭。

TAG標籤:艾蒿 小時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