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

當前位置 /首頁/完美生活/心理/列表

龔自珍拼命硬幹的事例

龔自珍拼命硬幹的事例

他,和魏源、林則徐是好友,當舉世昏睡之時,他是為數不多清醒地看到末世即將來臨的智者。康有為推許他的散文"清朝第一"。梁啟超讀到他的文字,如受電擊,寫道:晚清思想之解放,確與有功焉。"南社"柳亞子稱他的詩為三百年來第一流。就連胡適也讚揚他"但開風氣不為師"。

他,就是龔自珍。

龔自珍(1792-1841),字璱人,號定庵,晚清思想家、文學家。出生在浙江杭州一個簪纓文史之家。其外公段玉裁是著名的學問家,他深深地影響了少年龔自珍。外祖父曾教誨他:"努力成為名臣,為名儒,勿為名士。"母親不僅精通詩文,在教學孩子上也很有一套,是龔自珍的啟蒙老師。龔家家族,同樣是六世為官的仕宦之家。有這樣的家庭背景加持,再加上他本人聰慧好學,他積累了深厚的學養、才識。一次,在讀到王安石的《上神宗書》後,少年龔自珍激動不已,立下宏願,總有一天,自己要成為王安石那樣的千古名臣。

然而,命運卻給他開了一個大大的玩笑。才識俱佳的龔自珍,科考之路卻是充滿了艱辛坎坷。

1813年,嘉慶十八年,龔自珍從父親任職的徽州府趕到北京參加鄉試,不幸落第。這是他第一次落第。此後十幾年光景,他將最好的年華,浪擲在科考路上、考場中。"縱使文章驚海內,紙上蒼生而已。"文章寫得再好,能挽救萬民蒼生於水火嗎我真正渴望的是當一個匡扶社稷的名臣!為了心中的名臣夢,他一次次滿懷期望上路,一次次地失望離開,但他依舊咬着牙考,鍥而不捨地考,終於,38歲的龔自珍進士及第了。滿心以為可以大展宏圖了,現實卻給了他狠狠一巴掌。本來,以他的才學,完全可以進翰林院。然而主管官員卻以他的字太難看為由,不讓龔自珍進翰林院,這讓他一時不知該笑還是該哭。

他的理想是成為變法的王安石,但現實卻讓他窩在禮部裏做一個小小主事。面對官卑職小的個人處境,他沒有放棄理想,他屢屢指斥時弊,多次提出改革建議,但文恬武嬉的朝廷大員對此卻置若罔聞。他們將龔自珍視為一個好大言空談、不切實際的書生,一個不會來事也不懂事刺兒頭,加以排擠,龔自珍的仕進之路,愈發崎嶇。

手中無權的龔自珍只得著書立説來消解心中塊壘。"避席畏聞文字獄,著書皆為稻粱謀"因為害怕文字獄,不少學者精於訓詁考據,但對社會現實關注不夠。所以造成學術脱離實際的情況。龔自珍獨樹一幟,不但提倡經世致用,"治天地東西南北之學"。還身體力行,研究領域涉及算學、地理學、兵學、經學、方言、水利、農學等。但他最有價值的卻是政論。

在當時,清朝的國勢已日暮西山。但統治階層依舊沉迷在天朝上國的迷夢中不願醒來。面對"每個人敢咳嗽"的現實,他反對君主獨斷專行,主張廣開言路他批判拘泥祖宗之法的庸惰之臣,倡議改革他還曾提出移民西北屯墾,並要在新疆設省 "古今雄偉非常之端,往往創於書生憂患之所得。龔氏自珍議西域置行省於道光朝,而卒大設施於今日。"在他死後數十年,這一設想最終被清政採納,可見他的先見之明。

龔自珍一身才華,卻始終學不會溜鬚拍馬。48歲時,因為諫言惹怒了上司,被扣了一年的薪俸。加上叔父做了他的上司,按規矩,他必須迴避。早就對官場失望的龔自珍趁機遞上一紙辭呈,踏上了南下回鄉之路。

龔自珍本來就精於詩詞,再加上路途中思緒萬千,竟寫下了 315首詩。由於這一年是乙亥年,故而命名為《乙亥雜詩》。

路過鎮江時候,當地人正在做求雨的法事,道士們請他寫一首獻給天神的祝詞。龔自珍當即揮毫潑墨,寫下了第二百二十首己亥雜詩:

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路過揚州的時候,與好友魏源相見,他正在創作《海國圖志》。這部書在它的祖國不受重視,卻在日本備受追捧。

1841年,龔自珍在江蘇丹陽書院,給學生們講學。不到半月就暴病身亡,終年50歲。他身後,是中國近代百年的沉淪與屈辱,是中華民族千年未有的大變局。

TAG標籤:事例 硬幹 拼命 龔自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