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

當前位置 /首頁/完美生活/心理/列表

地殼下沉的表現

地殼下沉的表現

指地面下沉的現象。是目前世界各大城市的一個主要工程地質問題。

它一般表現為區域性下沉和局部下沉兩種形式。

可引起建築物傾斜,破壞地基的穩定性。濱海城市會造成海水倒灌,給生產和生活帶來很大影響。造成地面沉降的原因很多,地殼運動、海平面上升等會引起區域性沉降而引起城市局部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則與大量開採地下水有密切關係。

沉降類型地面沉降分構造沉降、抽水沉降和採空沉降三種類型。

(1) 構造沉降,由地殼沉降運動引起的地面下沉現象

(2) 抽水沉降,由於過量抽汲地下水(或油、氣)引起水位(或油、氣壓)下降,在欠固結或半固結土層分佈區,土層固結壓密而造成的大面積地面下沉現象

(3) 採空沉降,因地下大面積採空引起頂板巖(土)體下沉而造成的地面碟狀窪地現象,中國出現的地面沉降的城市較多。

按發生地面沉降的地質環境可分為三種模式:

1、現代沖積平原模式,如中國的幾大平原。

2、三角洲平原模式,尤其是在現代沖積三角洲平原地區,如長江三角洲就屬於這種類型。常州、無錫、蘇州、嘉興、蕭山的地面沉降均發生在這種地質環境中。

3、斷陷盆地模式,它又可分為近海式和內陸式兩類。近海式指濱海平原,如寧波而內陸式則為湖沖積平原,如西安市、大同市的地面沉降可作為代表。

地殼下沉又稱為地面下沉或地陷。它是在人類工程經濟活動影響下,由於地下鬆散地層固結壓縮,導致地殼表面標高降低的一種局部的下降運動(或工程地質現象)。截至2011年12月,中國有50餘個城市出現地面沉降,長三角地區、華北平原和汾渭盆地已成重災區。地面升降與經濟上升有關,在2012年2月,中國首部地面沉降防治規劃獲得國務院批覆。

人們對於地殼下沉最明顯的兩個表現就是海溝的形成以及高大山脈的形成,像馬裏亞納海溝與喜馬拉雅山脈,兩個板塊碰撞之中必有一個板塊是下沉的,從而使另一個板塊抬起

TAG標籤:地殼 下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