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

當前位置 /首頁/完美生活/心理/列表

紅茄種植技術

紅茄種植技術

1、種子消毒與浸種

茄子種子較厚,最好用熱水燙種消毒法。用 50—55℃熱水燙種 10—15 分鐘,撈出後用涼水投洗,再用 25℃左右温水浸泡種子 24 小時,也可用藥粉拌種或藥水浸種消毒。

2、催芽

充分浸透的種子,用濕毛巾包好,放在 30一35℃的温度下催芽。催芽過程中,每天用清水投洗,去掉種皮上抑制發芽的物質,一般 4-5 天發芽。

3、整地作畦

茄子適於有機質豐富,土層深厚,保水保肥排水良好的土壤,茄子忌連作,不宜與茄果類連作。在頭年前茬作物收穫後,在冬季休閒地深耕一次,在第二年定植前再耕翻一次,施足基肥。基肥多用腐熟的廄肥,每畝 5000 千克,並施過磷酸鈣及草木灰,在整地時撒施。如果肥少也可在翻耕後穴施和條施。整地後,要做畦或做壟。北方一般用平畦或大壟,南方常用高畦。

4、栽培密度

茄子定植時期可稍晚於番茄,早熟栽培無覆蓋保護設備時,必須待晚霜結束。定植密度必須根據品種、生長期長短以及地區不同靈活掌握。如長江一帶早熟品種每畝可栽 2500株,中晚熟品種,行距70 釐米,株距 40—50 釐米,每畝 2000 株。生長勢中等的品種,早熟生長而不連秋栽培時,可每畝 4000 株左右,在東北地區為3500 株左右。

5、移苗定植

定植時要選擇温暖晴天,首先開溝灌水,水沒下滲時,將苗按適當株距放入溝內,待水下滲後,再覆土。3-5天后,再全畦灌水一次。這種方法成活率高,用水經濟,但工作效率低,北方多用此法。南方各地是先開穴栽植,然後澆水,定植不必過深,以與原來苗牀的深度相同,可澆一次稀薄的糞水,或硫酸銨水溶液,作為“催苗肥”,對於新根的發生有良好的效果。

6、肥水管理

露地早熟栽培的田間管理,肥水條件要求高,應滿足肥水供應。在緩苗後,就應結合澆水,稀薄的糞肥或化肥。座果後,就需要澆一次水,以促進幼果生長。以後在每層果膨大期根據降雨情況,隔 4-6 天澆2次水,每10 天左右施一次糞肥或化肥,一般每次尿素10—15 千克。雨水過多應注意排水。

7、中耕培土

茄子地的中耕工作多結合除草進行,早期的中耕可以深一些,約 5—7 釐米,後期要淺些,3 釐米左右。大雨以後,為防止土壤板結,應在半乾半濕時中耕。植株生長到 33 釐米左右時,要結合中耕進行培土,把溝中的土培到植株根旁,以免鬚根露出土面,並有利於排水及防倒伏。

8、整枝摘葉

茄子的分枝結果比較有規律,一般不進行整枝,只是把門茄以下萌發側枝除去,以減少營養消耗,有利於通風透光。茄子生長期間原則上不摘葉,只在密度較大的情況下,隨着果實的採收,將植株下部的老葉,黃葉,病葉及時摘除,有利於改善通風透光條件,減輕病害發生。

9、防止落花

茄子落花原因很多,營養不良,光照不足,土壤乾燥,温度過高或過低等都能引起落花。為防止落花,可在茄花開放的當天,利用防落素 50—60PPm噴花,並能加速幼果膨大,提早上市。

回紅茄(紅番茄)番茄對温度的要求:番茄喜温,白天適宜的温度為25℃~28℃,夜間16℃~18℃。低於15℃,番茄種子發芽、授粉受精及番茄轉紅受到影響:低於10℃,生長緩慢,生殖發育受到抑制,5℃時莖葉停止生長,2℃則受到冷害,0℃即被凍死。高於35℃生殖發育受到影響,高於40℃生理紊亂而熱死。

充足的光照、適宜的温差利於養分的積累和轉熟,促進植株健康發育,防止徒長,增強番茄的抗病、抗逆能力,提高產量。

養殖方法:l.在濕潤的環境中生長得更好,春秋兩季每隔2~3天澆一次水,夏季每天都要澆水,冬季可以一週一次,空氣若過於乾燥可對其生長環境周邊進行噴水。2,生長期間需要補充大量的肥料,每個月要給施肥2~3次,使用腐熟的稀薄餅肥水即可

TAG標籤:種植 技術 紅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