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

當前位置 /首頁/完美生活/心理/列表

三坑兩澗一巖是什麼意思

三坑兩澗一巖是什麼意思

【三坑】

1、牛欄坑:牛欄坑的肉桂也是被茶人們津津樂道,茶人們戲稱“牛肉”。由於牛欄坑四周巨石險峯,雨霧充沛,爛石為壤,花香為伴,故而,生長的肉桂香氣妖嬈,沁人心脾,巖韻明顯,回甘持久。

2、慧苑坑:傳説有個名叫慧遠的和尚來到天心廟附近坐禪,建立慧苑寺,而位於慧苑寺邊上鳥語花香的幽谷便命名為慧苑坑,由於個別秀才讀字半邊,將慧苑寺,誤讀為“慧宛寺”,便被一直沿用。慧苑坑的名叢也是備為茶人們推崇。

3、大坑口:九龍窠(kē)為茶王“大紅袍”原生地---通往天心巖的一條深長峽谷,俗名大坑口。峽谷兩側峭壁連綿,逶迤起伏,形如九條龍。人們遂把峽谷喻之為游龍的窠穴,故名。

【兩澗】

1、流香澗:原名倒水坑,位於天心巖北麓。説來也怪,武夷山風景區內的溪泉澗水,均由西往東流,奔向峽口,匯於崇陽溪。唯獨這條山澗,自三仰峯北谷中發源,流勢趨向西北,倒流回山,故名。

2、悟源澗:為流經馬頭巖麓的一條澗水,澗水淙淙,幽蘭芬香。通向馬頭巖的澗旁石徑靜謐安祥,令人悟道思源,故名該澗為悟源澗。澗旁石壁上勒此三字澗名,以及乾隆年間江西茶商捐資修建石徑的題刻。

【一巖】

馬頭巖又名馬頭峯,因形似馬頭而得名。旁有磊石巖,象五匹奔馳的駿馬,又叫“五馬奔槽”。北有三花峯,似三朵盛開的巨花。附近還有馬鞍巖、鐵郎寨、悟源澗等景緻和磊石庵、凝雲觀等建築。北可至天心,南可達天遊,東則可穿馬子坑至遊覽幹線或可至武夷宮、蘭湯。東起大王峯,南起天遊峯,西起三仰峯,北起大紅袍景區(九龍窠)。

馬頭巖區域內的土壤含砂礫量較多,土層較厚卻疏鬆,通氣性好,有利於排水,且巖谷陡崖,巖崗上開闊,夏季日照適中,冬擋冷風,谷底滲水細流,周圍植被較好,形成獨特的正巖茶必需的土力。馬頭巖一直以肉桂出名,獨特的地貌造就了辛鋭的桂皮香氣和醇滑甘潤的口感,今天的馬頭巖已經成為武夷肉桂的三支重要的代表之一。

TAG標籤:一巖 三坑 兩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