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

當前位置 /首頁/完美生活/心理/列表

傷痕文學名詞解釋

傷痕文學名詞解釋

傷痕文學是20世紀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在中國大陸文壇佔據主導地位的一種文學現象。

它得名於盧新華以“文革”中知青生活為題材的短篇小説《傷痕》。它也在“反映人們思想內傷的嚴重性”和“呼籲療治創傷”的意義上,得到當時推動文學新變的人們的首肯。隨後,揭露“文革”歷史創傷的小説紛紛湧現,影響較大的有《神聖的使命》、《高潔的青松》、《靈魂的搏鬥》、《獻身》、《姻緣》等知青創作,從維熙的《大牆下的紅玉蘭》等大牆文學,以及馮驥才早期在“傷痕文學”中藝術成就相對較高的《鋪花的歧路》、《啊!》、周克芹《許茂和他的女兒們》為代表的農村“傷痕文學”等。

"傷痕"一詞在學術界被用來概括文學思潮,最早可見於旅美華裔學者許芥昱的《在美國加州舊金山州立大學中共文學討論會的講話》一文。許芥昱認為,中國大陸自1976年10月後,短篇小説最為活躍,並説:"最引大眾注目的內容,我稱之為'Hurts Generations',即'傷痕文學',因為盧新華有篇小説叫做《傷痕》,很出風頭。"有人曾對這個概括性的詞彙提出過異議,認為不如使用"暴露文學"切合這個階段的文學實質,但由於此詞已於是被學術界大多數研究者所接受,因此在這裏我們延用之。

傷痕文學是20世紀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在中國大陸文壇佔據主導地位的一種文學現象。它得名於盧新華以“文革”中知青生活為題材的短篇小説《傷痕》。

傷痕文學是20世紀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在中國大陸文壇佔據主導地位的一種文學現象。它得名於盧新華以“文革”中知青生活為題材的短篇小説《傷痕》。

歷史背景

歷史意義

主要內容

創作體裁

十年文革期間,無數知識青年被捲入了上山下鄉運動中。“傷痕文學”的出現直接起因於上山下鄉,它主要描述了知青、知識分子,受迫害官員及城鄉普通民眾在那個不堪回首的年代悲劇性的遭遇。

較早在讀者中引起反響的“傷痕文學”是四川作家劉心武刊發於《人民文學》1977年第11期的《班主任》。當時評論界認為這一短篇的主要價值是揭露了“文革”對“相當數量的青少年的靈魂”的“扭曲”所造成的“精神的內傷”,有的認為該篇發出的“救救被四人幫坑害了的孩子”的時代呼聲,與當年魯迅在《狂人日記》中發出的救救被封建禮教毒害的孩子的呼聲遙相呼應,使小説產生了一種深刻的歷史感,充滿了一種強烈的啟蒙精神。

傷痕文學是指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團初期以揭露十年浩劫在人們心靈中造成的創傷為主要內容的文學作品。

它以1977年劉心武的《班主任》和1978年盧新華的《傷痕》等短篇小説為標誌,從不同側面揭露了“文化大革命”的極左路線在人們的精神和肉體上所造成的嚴重傷害,是新時期文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其特點是往往以極大的革命義憤和真實描繪十年動亂給人們帶來的災難和內傷,感情真摯激烈,批判大膽犀利,在恢復現實主義的優秀傳統和徹底否定“文化大革命”方面,有其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但由於缺乏深入的歷史思考和藝術提煉,有些作品往往停留在對事件的表面敍述和揭露上,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公式化和概念化的痕跡。

TAG標籤:文學 名詞解釋 傷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