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

當前位置 /首頁/完美生活/心理/列表

關羽死後張遼表現

關羽死後張遼表現

關羽死後張遼的表現是惋惜遺憾,關羽和張遼是朋友,但立場不同,關羽死,張遼也不會有過多的表現。

張遼,字文遠,雁門馬邑人,漢末三國時期曹魏名將,古今六十四名將之一。早年在輾轉羣雄勢力,恪盡職守。曾親自勸降昌豨,攻袁氏而轉戰河北,驅逐遼東大將柳毅,平定新軍叛亂,擊滅陳蘭、梅成。此後,馳騁江淮,在215年的合肥之戰中,令東吳軍隊全都披靡潰敗。

當時的張遼,心中又在想些什麼呢?“民以君為天”這句話也同樣適用這個曹操的得力干將張遼。他不可能因為個人與關羽私下的情義便拒絕這份差事,於是他領命,出發趕去襄陽。

我們可以推知,在支援的路上,張遼一定是煎熬的,十來年不見,再見便是刀槍相向,相信這是誰也不想要見到的場景。

只是,在張遼還未到達襄陽時,呂蒙的偷襲便已經成功,關羽已經被孫權殺死了。

這是一種不幸,無論張遼是否到達戰場,關羽都已經死去了,這也是一種有幸,最終,兩個曾經是好朋友的人,沒有在戰場上相互廝殺,將純粹的友誼留存在了過往的時光裏。

關羽和張遼,他們是朋友,可是卻常常因為各自陣營的對立而對立。這是一種無奈,因為戰亂實在會讓很多東西變得困難。

在這樣戰亂的年代中,他們的友誼會被君主利用,會被很多人不解,也會讓他們多了很多糾結。

但“人生交契無老少,論交何必先同調”,他們之間的友誼,可以出現並且維持多年,這也説明相互欣賞的人的友誼,並不會因為身份的差別,分屬的陣營不同而消失。即便他們因為對君的忠義也或許會在戰場相遇,可盡忠誠的他們也一定不會就此互為仇人。甚至或許,正是因為這樣的忠義情懷,兩個人才能成為很好的朋友!

TAG標籤:張遼 關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