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

當前位置 /首頁/完美生活/心理/列表

脣槍舌戰成語故事

脣槍舌戰成語故事

脣槍舌劍指的是藺相如與秦國使者針鋒相對的故事。藺相如陪趙王去澠池與秦王和談,秦王讓趙王彈瑟,並讓史官記載,藺相如捧着瓦缶逼着秦王敲樂,也讓史官記下。

藺相如與秦國君臣脣槍舌劍,直到宴會結束,秦國也沒有佔到便宜。

歷史上沒有沒有脣槍舌戰這個詞,正確的應該是脣槍舌劍。脣槍舌劍”原本是由兩個比喻組成的並列結構,對仗工整,節奏鏗鏘,有一種形式的美感。

    其實辭書沒有“脣槍舌戰”這一成語,應該是“脣槍舌劍”,或者是“舌劍脣槍”。魯迅《“京派”和“海派”》:“……在許多脣槍舌劍中,以為那時我發表的所説,倒也不算怎麼分析錯了的。”陳毅《滿江紅·送周總理赴日內瓦》詞:“換脣槍舌劍,議傾壇席。  

    ”“脣槍舌劍”是個常用成語,怎麼會被錯成了“脣槍舌戰”了呢原來,都是“舌戰”一詞攪的局。舌戰,顧名思義即口頭交鋒。《三國演義》第四十三回:“諸葛亮舌戰羣儒魯子敬力排眾議”,可謂婦孺皆知。前些年大學生辯論賽盛極一時,1993年復旦大學代表隊“舌戰獅城”,在首屆國際大專辯論賽上一舉奪魁,堪稱年度盛事。  後來出版的《獅城舌戰》一書,也成為當年全國的暢銷圖書。凡稱得上“舌戰”的,自然會有“脣槍舌劍”的場面既然到了“脣槍舌劍”的程度,自是“舌戰”無疑。正因如此,“脣槍舌劍”和“舌戰”常被人們拉扯到一起,拼湊出一個似是而非的“脣槍舌戰”。然而,容易混淆並不等於容許混淆。  “脣槍舌劍”原本是由兩個比喻組成的並列結構,對仗工整,節奏鏗鏘,有一種形式的美感,“舌戰”一摻和進來,不但這種美感蕩然無存,而且在表意上也顯得模糊不清。

TAG標籤:成語故事 脣槍舌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