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

當前位置 /首頁/完美生活/心理/列表

唐太宗的仁政思想

唐太宗的仁政思想

李世民即位後,在政治上延續並完善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和科舉制,能夠做到知人善任、舉賢用能。又派重臣巡察全國,考察風評,使得國家吏治清明,人才濟濟。

在經濟上吸取了隋煬帝的教訓,薄賦尚儉,爲政謹慎。實行了適合當時社會情況的均田制和租庸調製,促進了生產力的恢復和發展。

同時,李世民還注重商業,爲商人提供便利,在首都設立了專門的大型商品交易市場。

在民族政策上採取懷柔政策,主張“王者視四海如一家,封域之內,皆朕赤子。”成爲處理民族關係的典範。

唐太宗仁政思想是藏富於民,唐太宗實行輕徭薄賦,寬法簡刑,任用賢臣,創建貞觀之治。

李世民,出生於武功別館,唐高祖李淵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被尊爲“天可汗”。李世民聰明果斷善於用兵,爲唐朝的統一立下赫赫戰功。武德九年發動“玄武門之變”被立爲太子,登基後對內以文治天下,開創貞觀之治對外開疆拓土,爲唐朝盛世奠定基礎。

李世民之所以成爲中國歷史上的明君,因爲他是踐行儒家仁政思想的典範,是任人唯賢、虛心納諫的典範,是把國家引向繁榮富強的典範,是讓老百姓豐衣足食、富裕幸福的典範。

唐太宗李世民的一首《百字銘》充分體現了他的仁愛思想:“耕夫碌碌,多無隔夜之糧織女波波,少有禦寒之衣。日食三餐,當思農夫之苦身穿一縷,每念織女之勞。寸絲千命,匙飯百鞭。無功受祿,寢食不安。交有德之朋,絕無義之友。取本分之財,戒無名之酒。常懷克己之心,閉卻是非之口。若能依朕所言,富貴功名可久。

正因爲李世民接受了儒家的仁愛思想,確立了推己及人,換位思考,設身處地爲他人和大衆着想的觀念,所以才能對“耕夫碌碌,多無隔夜之糧織女波波,少有禦寒之衣”的民間疾苦感同身受,才能夠產生“無功受祿,寢食不安”的民本意識,才能夠做到虛心納諫、任人唯賢、輕徭薄賦、休養生息,也纔會有萬國來朝的大唐盛世。

TAG標籤:仁政 唐太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