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

當前位置 /首頁/完美生活/心理/列表

凱恩斯的三大經濟理論

凱恩斯的三大經濟理論

一、邊際消費傾向遞減規律。

首先,邊際消費傾向是指收入中每增加一單位所引起的消費的變化。MPC=∆C/∆Y

(經濟學中c代表消費,來源於消費的英語單詞——Consumption的首字母收入的英語單詞——Income,因I與投資相同,故爲了區分二者認爲規定以y代表收入)

邊際消費傾向遞減,指人們的消費雖然隨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在所增加的收入中用於增加消費的部分越來越少。隨着收入的增加,消費並不按相同的比例增加,其差額就是儲蓄。收入愈增加,消費在收入中的比重就愈小,儲蓄越大。一般而言,邊際消費傾向在0-1之間波動。

二、邊際效用遞減規律。

在一定時間內,在其他商品的消費數量保持不變的條件下,隨着消費者對某種商品消費量的增加,消費者從該商品連續增加的每一消費單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邊際效用是遞減的。

(效用:指人們對商品或勞務滿足其慾望能力的評價,即消費者在消費商品或勞務時所感受到的滿足程度)

邊際報酬遞減規律(或稱邊際收益遞減規律)

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如果一種投入要素連續地等量增加,增加到一定產值後,所提供的產品的增量就會下降,即可變要素的邊際產量會遞減。

三、流動偏好規律。

凱恩斯關於貨幣需求的理論,他認爲貨幣的需求源於人們對於貨幣的流動偏好。人們處於以下三類動機而需求貨幣。

TAG標籤:理論 凱恩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