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

當前位置 /首頁/完美生活/心理/列表

荒誕小說的特點

荒誕小說的特點

其一,表現在將真實世界的材料以反邏輯的方式進行組合,使人感到荒誕離奇。宗璞、諶容、王蒙直至殘雪的小說,是以荒誕的情節作爲故事的框架,來表示世界的荒誕,透過對非理性的審視,開拓了人們對藝術、人生、社會的思維空間,使文學的現代化傾向和文學的總體構成越來越複合和多元,越來越趨近人們的思維和現實本質。

其二,荒誕小說以特殊的世界審視方法和表現方法,運用誇張、變形、顛倒、夢幻、象徵、對比等手段,引導人們領悟和把握人生的普遍意味。其三,荒誕小說所構置的定格、放大等審美效應,打破了常規的現實主義表現本質的方法,在超越經驗的層面上進行人性的潛意識“醜”與“惡”的表現,透過藝術的抽象化來竭力放大丑惡,製造真實世界與小說世界的距離,阻止感情的過分沉浸,在主客體之間放置了一面無形的透鏡與哈哈鏡,把世界和種種現象定格。因此,它所拉大的主客體之間的審美距離,帶來了特殊的審美效果。

荒誕小說,揭示了生命的虛無和荒誕、人性的扭曲和醜惡。

小說的“荒誕”美學特徵主要從三方面體現:從審美表現的內容來看,恐怖殘忍的暴力和死亡書寫是對社會秩序的有力顛覆從審美關注的對象來看,個體與社會割裂開來,人與人之間只剩冷漠與互害從審美表現的方法來看,“零度寫作”、陌生化語言和對幻覺的有意書寫正是對傳統審美的鮮明反叛。

荒誕的觀念及其顯現形式古已有之,但荒誕感從日常生活中昇華出來作爲一種自覺的審美意識,是“二戰”後首先在西方文化語境中得以確立的現代性事件。

隨着古典哲學走向沒落,人們不再關心普遍規律、認識世界等哲學命題, 哲學研究開始向內轉,逐漸發展成爲生存哲學。“荒誕”這一審美範疇從康德開始,經叔本華、尼采,再到存在主義最終得以完成。

存在主義以“荒誕”作爲其理論的出發點,把之前的荒誕意識上升到了哲學領域進行本體論研究,進而引導人們洞察人生的虛無、死亡、焦慮與孤獨,追問人的本真的存在方式。

餘華早期作品《現實一種》是一部具有先鋒實驗色彩的荒誕小說。他透過冷漠殘酷的敘述向人們展示了一個個充斥着血腥、暴力、苦難與死亡的悲劇世界。小說荒誕性的體現可分爲三個主要方面。

TAG標籤:小說 荒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