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

當前位置 /首頁/完美生活/心理/列表

曹植的兄弟詩

曹植的兄弟詩

詩詞名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出自三國時期詩人曹植的《七步詩》

七步詩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典故出自南朝劉義慶的《世說新語-文學》:文帝嘗令東阿王七步作詩,不成者行大法。應聲便爲詩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爲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慚色。

曹植是曹操的四兒子,從小就才華出衆,很受到父親的疼愛。曹操死後,他的哥哥曹丕當上了魏國的皇帝。因爲曹植和曹熊(第五子)在曹操亡故時沒來看望,曹丕便再追問他們倆。曹熊因爲害怕,自殺了。而曹植則被押進朝廷。最終曹丕四兄弟的母親卞氏開口求情,曹丕勉強便給了曹植一個機會,讓他在七步之內脫口一首詩,否則殺無赦。曹植就念了這首七步詩。曹丕明白了曹植這首詩的道理:如果自己殺了曹植便會被世人恥笑,於是便放了曹植。

《七步詩》中的兄弟是指曹丕和曹植這對同母兄弟。

相傳是三國時期曹魏集團的曹植在曹丕稱帝后一次宴席上所寫,詩文中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來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來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殘害弟弟。詩文中反映了封建統治集團內部的殘酷鬥爭和詩人自身處境艱難,沉鬱憤激的感情。

當然了,後世對此詩出處尚有爭議。該詩第一次有明確記載是在魏晉後的南朝宗室劉義慶所著的《世說新語》。考慮到當時惡劣的政治環境,畢竟文人擅長借古諷今,不排除詩文是後世杜撰的可能。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七步詩》

漢 · 曹植

[三國·魏]曹植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相傳曹植的哥哥魏文帝(曹丕),要他在七步之內作成一首詩, 不然就要殺他的頭,曹植憤然寫了這首詩。

豆和豆秸是同一個 根上長出來的,好比同胞兄弟。豆秸燃燒起來把鍋內的豆煮得 哭泣不已。

比喻兄長逼弟弟,十分貼切感人。 [七步詩簡析] 對於七步詩的作者,謝靈運曾這樣評說:“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佔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這是說,天下的才能如果是一擔(石),曹植一個就佔了八斗,八斗爲一擔。(《釋常談》)劉勰的《文心雕龍·才略》中也說:“子建思捷而才俊,詩麗而表逸。”

明代王世貞的《藝苑卮言》也說:“子建天才流麗,雖譽冠千古,而實避父兄,何以故才太高,辭太華。”可見前人都指出了曹植才華出衆,稟賦異常的特點,而最能表現其才華的例子就是這首《七步詩》。

關於七步詩的傳說很多,據《世說新語·文學》中說,曹丕做了皇帝以後,對才華橫溢的胞弟曹植一直心懷忌恨,有一次,他命曹植在七步之內作詩一首,如做不到就將行以大法(處死),而曹植不等其話音落下,便應聲而說出六句詩來,就是上面的這首膾炙人口的詩。因爲限止在七步之中作成,故後人稱之爲《七步詩》。

據說曹丕聽了以後“深有慚色",不僅因爲曹植在詠詩中體現了非凡的才華,具有出口成章的本領,使得文帝自覺不如,而且由於詩中以淺顯生動的比喻說明兄弟本爲手足,不應互相猜忌與怨恨,曉之以大義,自然令文帝羞愧萬分,無地自容。 《七步詩》純以比興的手法出之,語言淺顯,寓意明暢,無庸多加闡釋,只須於個別詞句略加疏通,其意自明。

TAG標籤:曹植 兄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