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

當前位置 /首頁/完美生活/心理/列表

自然災害風險體系的組成包括

自然災害風險體系的組成包括

對於災害風險系統,首先必須存着風險源(即致災因子)其次,必須要有風險承受體(承災體),即人類社會。自然災害就是自然力作用於承災體的結果。

致災因子不僅在根本上決定某種災害風險是否存在,還決定了該風險的大小。但有風險源並不意味着就一定有風險的存在,因爲風險是相對於人類及其社會經濟活動而言的,只有某種風險源危害到某種承受災害的個體後,才具有風險。

自然災害對承災體的作用是非線性的,自然災害的風險(R)是自然災害危險性(H)和承災體易損性(V)的非線性函數:R=f(H,V)

致災危險性由致災因子本身與孕災環境共同決定。對於氣象災害而言,致災因子便是氣象條件,如大風、暴雨、颱風等孕災環境是指人類生產、生活所處的自然地理環境,包括地形、地勢、地貌、地質條件、水系分佈等。

暴露在自然災害中的承災體的量(可稱暴露度)和承災體的脆弱性構成了承災體易損性的重要指標。承災體的暴露度評價,通常可用承災體的數量和價值作爲評價因子而承災體的脆弱性可進一步分解爲承災體的敏感性和人類的防災減災能力,承災體自身的結構性質決定了在沒有防災措施下對災害的敏感程度,而防災減災能力則與人的防災設施的建設、應急管理能力、人品配備等的情況有關,防災減災能力與承災體的易損性成反相關關係。

自然災害風險體系的組成包括

具體包括以下方面:

自然災害分爲四大類,分別是:氣象災害、地質災害、海洋災害、生物災害。

氣象災害主要有:乾旱、高溫、低溫、寒潮、洪澇、積澇、山洪、颱風、龍捲風、火焰龍捲風、冰雹、風雹、霜凍、暴雨、暴雪、凍雨、大霧、大風、結冰、霾、霧霾、浮塵、揚沙、沙塵暴、雷電、雷暴等。

地質災害主要有:火山噴發、地震、山體崩塌、滑坡、泥石流等。

海洋災害主要有:風暴潮、海嘯等。

生物災害主要有:森林草原火災、重大農作物和森林病蟲害、有害物種入侵等。

TAG標籤:體系 自然災害 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