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

當前位置 /首頁/完美生活/心理/列表

桓帝末年是哪年

桓帝末年是哪年

桓帝一般指東漢時期的漢桓帝劉志,他生於公元132年,卒於公元167年,亨壽36歲。

他於公元146年當上皇帝,167年去世,在位22年,期間外戚和宦官弄權,致使朝政混亂、腐敗。

他和其繼任者漢靈帝劉宏並稱爲桓靈二昏君,是東漢滅亡的實際主導者。

因此桓帝末年實際指漢桓帝22年,即公元167年。

桓帝末年是哪年

168年

漢桓帝劉志(132年-168年1月25日),字意,出生於冀州蠡吾國(今河北博野),東漢第十一位皇帝。漢章帝劉炟曾孫,河間孝王劉開之孫,蠡吾侯劉翼之子。

本初元年(146年),漢質帝駕崩,劉志即位,即漢桓帝。即位初期,樑太后臨朝聽政,外戚樑冀掌握大權。延熹二年(159年),劉志依靠宦官單超等誅大將軍樑冀,並翦除其黨羽,宣告了東漢王朝外戚專權時代的結束。中常侍單超、徐璜、左悺、唐衡、具瑗被劉志封爲列侯。自此,朝政轉入宦官之手,東漢進入了更加黑暗的宦官專權時代。由於宦官肆虐,黨同伐異,激起官僚士大夫的不滿。延熹九年(166年),世家豪族與太學生聯合反對宦官,結果李膺等200餘人被捕,形成第一次黨錮之禍。

永康元年十二月二十八日(168年1月25日),劉志去世,終年三十六歲 ,葬於宣陵(今河南省洛陽市東南),諡號孝桓皇帝,廟號威宗。

TAG標籤:桓帝 末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