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

當前位置 /首頁/完美生活/心理/列表

魏晉南北朝藝術鑑賞

魏晉南北朝藝術鑑賞

魏晉南北朝時期山水畫的發展狀況。山水畫在晉代成爲了獨立的畫科,南北朝時,在理論和實踐上都得到了進一步的成熟和完善,開啓了隋唐山水畫的繁榮局面。

顧愷之字長康,晉陵無錫(今江蘇無錫)人。他博學有才氣,工詩賦、書法,尤善繪畫。精於人像、佛像、禽獸、山水等。顧愷之天資聰穎,勤奮好學,從小就表現出非凡的繪畫天賦,在詩文、繪畫、詞賦等方面都有着很深的造詣,又因顧愷之行事似癡,時人稱之爲三絕:畫絕、文絕和癡絕。

顧愷之改變了漢代以宣揚禮教爲主的風氣,而反映了觀察人物的新的方法和藝術表現的新的目的,即:離開禮教和政治而重視人物的言論丰采和才華。這表示繪畫藝術視野的擴大

從而爲人物畫提出了新的要求——表現人的性格和精神特點。在繪畫理論上顧愷之提出了傳神論、以形守神、遷想妙得等觀點,主張繪畫要表現人物的精神狀態和性格特徵,重視對象的體驗、觀察,透過遷想妙得來把握對象的內在本質,在形似的基礎上以形寫神。

繪畫風格:1.顧愷之的畫意存筆先,畫盡意在,筆跡周密,緊勁連綿其筆法如春蠶吐絲,輕盈流暢,遒勁爽利,稱爲“鐵線描”造型佈局六法俱全,運思精微,襟靈莫測。 2 、敷染容貌,以濃色微加點綴,不求暈飾筆跡周密,緊勁連綿,如春蠶吐絲,春雲浮空的特點。其“遷想妙得”、“以形寫神”等論點,對我國傳統繪畫的發展,影響很大。

遷想妙得:"遷想"指畫家藝術構思過程中的想象活動,把主觀情思"遷入"客觀對象之中,取得藝術感受。"妙得"爲其結果,即透過藝術家的情感活動,審美觀照,使客觀之神融合爲"傳神"的、完美的藝術形象。這是對繪畫審美活動和藝術構思特點的最早的概括,成爲中國繪畫的一個重要的美學原則。

TAG標籤:鑑賞 魏晉 藝術 南北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