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

當前位置 /首頁/完美生活/心理/列表

陝西咸陽的溫姓來歷

陝西咸陽的溫姓來歷

漢族溫姓主要出自顓項帝和周文王兩大支。

第一支源出己姓,爲顓頊帝之後裔。夏朝初期,顓項後裔昆吾氏一支在溫,建立了溫國。夏末商人滅溫國。商滅夏後,又恢復了溫國,爲商的屬國。周武王滅商,留在蘇嶺的昆吾氏後裔蘇人歸順了周朝,首領蘇忿生入朝作周武王的司寇,被封於蘇,國都溫(今河南溫縣),也稱溫國,子爵。公元前650年溫國滅於狄,其後有一支以溫爲氏。蘇忿生被後人祭祀爲蘇姓和溫姓的始祖。己姓溫氏的歷史至少有2600多年。

第二支出自姬姓,爲周文王的子孫。春秋初,公元前650年溫國滅於狄,晉國出兵擊退狄人,把收復的溫地送予周襄王公元前635年,因晉文公助周室平定叛亂、護送周王回都城有功,周襄王把溫地賜予晉國。晉國大夫狐溱、郤至、陽處父三人先後被封於溫地,由於郤至、陽處父二人無後代,只有狐溱有子孫,其後以先人的封地爲姓。孤溱是周文王之孫唐叔虞的後代,所以爲姬姓。

這支溫氏是當今溫姓的主要組成部分,姬姓溫氏的歷史有2600多年。

外族基因的流入:溫姓的組成比較複雜,外族血液加入溫姓早在魏晉時期已經開始,主要發生在北方地區。

南北朝時鮮卑族大批進入中原,北魏孝文帝命華北地區的鮮卑等族全部採用漢族姓氏,當時鮮卑族中的叱溫、溫盆、溫孤等氏族都改姓了溫姓。

其後,宋朝時金國的女真人溫迪罕氏族進入中原後也集體改姓了溫姓,唐朝時西域的康居國人定居中原後也有姓溫的,清朝時期,東北地區滿洲八旗姓溫特赫氏族集體改姓溫。

廣東和廣西在唐朝時稱嶺表,亦稱嶺南。

唐朝彭城長史朱易從,在永昌年間受酷吏周興的誣陷而被殺,其子朱升流放嶺表,不許回彭城(即今江蘇徐州),並改姓溫。

今兩廣地區的

溫姓中已經混人了朱姓的血液。

明朝永樂年間,菲律賓蘇祿東王不遠萬里到達北京,朝拜大明皇帝,在歸國途中在德州不幸病逝,次子溫哈拉和三子安都魯留在德州守父王之墓,永留中國。

他們的後代很快接受了漢文化,用中國姓,以兩王子之名的首音取溫姓和安姓,在山東地區繁衍發展。

今山東地區的溫姓多出自這支外來的民族。

歷史上溫姓的分佈和遷移:

先期的溫姓主要分佈於黃河流域中部,主要集中於河南、山西地區。

西周初,溫人一支向西遷到甘肅祁連山,與月氏人相遇,成爲月氏人中的溫部落,再往西遷的溫人在新疆南部建立了溫宿國,成爲漢代西域三十六國之一。

漢朝初,溫姓已經在山西太原形成望族,在華北地區有了較大的發展,爲漢代的常見姓氏之一。

漢、晉、南北朝以後,我國北方戰亂頻繁,北方地區溫姓受到了很大的衝擊,人口急劇減少。

一部分人向西北遷移,一部分人與中原其他姓氏一樣,爲避戰亂,紛紛向南方和東南遷移。

最終成爲南方的著名姓族。

宋朝時期,溫姓大約有2萬人,這一數字不包括外族統治下的北部和西北地區的溫姓。

溫姓爲宋朝的小姓。

在全國的分佈主要集中於河南、廣東和福建三省。

南北溫姓人口幾乎各佔一半,全國形成了中原、粵閩兩大塊溫姓人口聚集區。

河南爲溫姓的第一大省,居住了溫姓總人口的50%。

明朝時期,溫姓人口激增,大約有近14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0.15%,上升爲明朝第一百一十一位姓氏,這一數據包括了北部和西北地區的溫姓,因此溫姓的人口急劇上升。

在全國的分佈主要集中於江西、山西,這兩省溫姓大約佔溫姓總人口的65%,其次分佈於陝西、陝西、浙江、廣東三省。

江西爲溫姓第一大省,約佔總溫姓人口的46%。

全國形成了北部晉陝、南方粵贛浙兩大塊聚集區。

宋、元、明期間,其人口的流動主要由中原向西北和向東南兩反向移動,初步形成了南北溫姓分佈的局面

TAG標籤:陝西 咸陽 來歷 溫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