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

当前位置 /首页/完美生活/心理/列表

关于菱角的历史典故

关于菱角的历史典故

话说乾隆皇帝沿运河南巡至嘉兴,见南湖一带烟雨迷蒙,景色宜人,便下了龙舟,到烟雨楼登临小憩。此时正值菱角应市,采菱姑娘在一只只菱桶内,一边采菱,一边唱着“采菱歌”。

湖光水色,再加上如在画中的二八女子,真是一幅好景致。

风流天子乾隆看得此景.十分高兴,又是浅吟低唱,又是挥毫泼墨,乘兴便叫身边内侍去弄几个菱角尝尝。

可能是皇上太急了,吃菱角时不慎被菱角刺破了嘴唇。这下可坏了,龙颜大怒,败兴而归。

此事叫菱花仙子知道了,她白谴之余,便命南湖之菱统统将角去掉。

第二年,南湖的菱角便圆滑无角了。

关于菱角的历史典故

我国人民食用菱角的历史是相当悠久的。在古籍《国语》中有“屈到嗜菱”的故事,是讲在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名叫屈到的人嗜菱如命,以致临死前嘱咐亲人:“祭我必以菱”。其子屈建不同意,因为这不符合楚国的祭祀礼仪。古代祭祀是要分等级的,要根据每个人的社会地位来使用不同级别的祭品。“君有牛享,大夫有羊馈,士有豬犬,庶人有鱼炙。”屈建认为不能因为父亲的私欲而乱了祭奠的章法,遂不用菱。

关于菱角的历史典故

在古代社会中菱角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吃,据史料记载在汉代时期普通百姓都没实现“菱角自由”,那时候只有贵族才能享用,一直到汉代之后普通百姓才能吃到菱角。在汉代之前,菱角就更是稀有之物,普通人吃菱角甚至还会被杀头。

在《国语》中记载:“屈到嗜芰”,其中“芰”就是菱角的古名,意思就是春秋时期的楚国屈到爱吃菱角,甚至他后来还做了一个奇怪的决定,即“祭我必以芰”,意思是等他死了之后,每年都要用菱角祭祀。

屈到说“祭我必以芰”可不是玩笑,他还将此立为“遗嘱”,在临终的时候反复强调。屈到死后,等到下一年祭日的时候,家里的仆人就端来一盆菱角祭祀屈到。然而,还没等仆人把菱角放下,屈到的长子屈建就立即阻止了,还呵斥他把菱角端走。于是,仆人就很不解的问屈建:“难道你忘记了这是你父亲临终时的交代吗”屈建看着菱角,回道:“我没有忘记”。

TAG标签:历史 菱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