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

当前位置 /首页/完美生活/心理/列表

一根扁担讲的是郑板桥的故事吗

一根扁担讲的是郑板桥的故事吗

一根扁担讲的是郑板桥的故事。

故事内容:

在兴化县城关大街,有个理发师傅,名叫张巧手。这人手艺那可是真巧,谁若找他理发,进门是个老头子,出门就变成个小伙子,人家给张师傅就起了个绰号叫“小十岁”。那个手艺的巧劲儿,简直没法说了。

譬如说唱戏,敲鼓有个鼓点,敲锣有个锣点,胡琴也有个过门儿,有个板眼儿。人家张师傅拿起那个刀儿来,“擦擦、擦擦擦擦擦、擦擦擦擦擦、擦——”那个快慢板眼儿,叫人真舒服。你仔细一听那声儿,就像高山流水,又像小河漫淌。人到椅子上一坐,就轻悠悠地困过去了。

郑板桥到这里做县官可有一年多了。他就愿意找张师傅剃头,可他来剃头不穿官服是穿便衣。张师傅不知他是县官,以后越发的熟了,也就不好意思问姓名了。

就在这个时候,县里的财主们为了巴结县太爷,大家商量商量想重新修个南大门儿。大门修起来了,还想塑上个门名儿。

起个什么名字好有人说:“就叫个‘南天门’吧,县太爷进出都经过这个门,那不就成个活神仙了吗”大家都说好。可找谁写呢郑板桥的字写得好,是很有名的,当然还得请县太爷挥笔。

这事,大家和县太爷一说,郑板桥拿起笔来“刷刷刷”,完了。把笔一扔到后堂去了。这工夫财主们伸头一看,哎呀,县太爷把字写错了呀!可谁敢说呢快将就着办吧。有人说:“好,先办了再说。”

第二天清早,郑板桥又去剃头,一边修面一边问张师傅:“我来你这里剃头一年多了,怎么不见你的家人呢”

“哎,老先生别提了,已经土埋半截的人啦,刚能混个吃儿,人家谁愿意跟我过日子呀再说咱这个活儿,人家也没有看得起的呀!”

“怎么看不起呀”郑板桥问。

“那种有钱人,说咱是‘王八戏子鳖鼓手,待招压在个鳖里头’。咱剃头的下九流之人上哪找个女人呀快四十了,打一辈子光棍算啦!”

郑板桥说:“你这人我看挺实在的,我送你一条金扁担,你把金扁担卖了换点银子,娶个家口儿怎么样”张师傅说:“我可不敢当,我对老先生没有什么好处,不敢不敢。”

“你去借锭墨,借个砚台来就行了。”郑板桥笑着说。

张师傅飞快地到隔壁小铺借来了。郑板桥把砚台上了点水,把墨磨了两下,顺手捞过张师傅的一张破纸,用手指把墨一蘸,往纸上一下子划了个“一”字,递给张师傅:“送你这条金扁担。”说着就走出门去。

张师傅很生气,寻思这位先生在开他的玩笑,就把那破纸一团揉,扔到镜子后边去了。

郑板桥从张师傅门口儿出来,他就慢悠悠地走到南门口儿,正见那些财主们在那里伸胳膊踡脚儿,郑板桥仰头一看说:“啊,怎么成了‘南大门’了:”财主们说:“太爷写的时候少了一笔,小的们不敢说,就这样塑上了。”

郑板桥说:“哎呀,可也是,我想起来了,那根扁担扔在‘小十岁’家里了。”

财主们一听,都想献献孝心,就一齐往“小十岁”那个铺子里跑,这一来可把个张师傅弄愣啦。

“拿扁担来!拿扁担来!”财主们一齐吆喝。张师傅这才回过味来,他想:噢,是这么回事!就说:“这是条金扁担哪!”

就随手从镜子后面把那张破纸拿出来,当众伸开说:“我这根扁担是金不换,若要这根扁担,就得拿一根六尺长三寸厚的金扁担来换,要不我这根扁担是不卖的。”

财主们一听,要命啦,老婆孩子都卖了也买不起呀!就央求说:“张师傅,要这么多金子,俺们买不起呀,便宜点吧。”

“小十岁”寻思了半天,知道要这么多,也确是够他们呛得,就笑笑说:“好吧,我们穷人不像你们那么贪,减一点吧,五千两银子,少一分也不行!”财主们一看没法了,大家就凑了凑,当场付了五千两银子,把“金扁担”拿走了。

从那以后,张师傅就有钱娶老婆了。这是我们兴化的民间故事。

TAG标签:郑板桥 扁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