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

当前位置 /首页/完美生活/心理/列表

朱元璋后悔杀刘伯温吗

朱元璋后悔杀刘伯温吗

应该是不后悔杀刘伯温的。因为自古以来就是功高盖主的人都没有好的下场。所谓狡兔死,良狗烹。从朱元璋杀胡惟庸和蓝玉可以看成对威胁大明政权的从不心慈手软,都是杀的干干净净。

以刘伯温的智谋盖世,引起朱元璋的极大猜忌,不留后患,所以刘伯温必死无疑。

作为一个建立了全新政权的人来说,朱元璋的能力是不需要质疑的,但是与治国平天下的能力想比,他的心眼儿就要小得多,而且他不仅是个小心眼,还十分多疑。

作为一个上位者,他的下面有很多帮他打天下的干将, 战争时期他需要依靠这些下属,但是当天下平定之后,他就开始疑心这些属下会造反,于是一个又一个优秀的人才死在了他的猜忌之下,真的就是鸟尽弓藏。只是,杀了这么多人他的心里也不是丝毫没有感触的,有时候他也会后悔,其中一个让他后悔的人就是刘伯温,这个被后世称之为“神仙”男人。

刘伯温出山之后入了朱元璋的麾下,成为他手中一柄利剑,有了刘伯温的辅佐,朱元璋征战天下的进程快了不少,他也知道刘伯温对自己的重要性,将他视为自己的“张良”。天下平定之后,如果刘伯温能够就此隐退不问世事,说不定能够保住一命,可是他算尽天下却没有算清朱元璋的本性,最终为明朝的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的他还是被自己的领导者毒杀。

根据历史记载,当时朱元璋对位高权重的丞相李善长心怀不满,想要找个机会将他扳倒,正好李、刘二人不睦,他便想让刘伯温出面来对付丞相。可是刘伯温也不傻,现在处理了自己的对头,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轮到自己了,所以他并没有因为自己的私人关系就帮皇帝对付大臣,而是劝谏皇帝,说李丞相是开国元勋,地位、作用都是不一般的,贸贸然处置对朝廷不利,想以此保住李丞相。

他此举看似是帮了李丞相,但何尝不是帮助了自己呢一旦打压功臣的局面开始,那必定是唇亡齿寒的下场,他也脱不了,所以他自然不会帮皇帝去对付重臣。而他对皇帝的疑心已经无可奈何,在第二年告老还乡了。

这个时候刘伯温已经意识到自己身处的危险境地了,处处小心行事,但是皇帝并不放心,在他告老还乡之后还把他的儿子留在京中当官,说是照顾功臣的后代,但其实是拿刘伯温的儿子当成了人质,以防他造反。

可惜的是刘伯温最终还是没能逃脱厄运。明朝刚刚建立的时候,皇帝四处挑选丞相的人选,当时他属意胡惟庸,并且询问了刘伯温的意见,可是刘伯温并不赞同,于是胡惟庸就没能够当上丞相。后来胡惟庸知道这件事后就对刘伯温怀恨在心,一直伺机报复。

当时有个叫谈洋的地区,盐贩、盗贼都聚集在那里,是个黑色地带。刘伯温虽然已经退出了朝廷,但是依然心系百姓,所以他就让自己的儿子代替自己上了一个奏章,建议朝廷应该在这个地区设立巡检司,加强管理。

本来一片好意,但是禁不住有心之人的恶意诽谤啊!

胡惟庸知道刘伯温让儿子代替自己上奏之后,便指使刑部尚书向皇帝上奏,称谈洋依山傍海,风水极佳,有着君王之气,刘伯温关心这里是想在百年之后葬在这里,百姓们不答应,他才向皇帝建议设立巡检司的。

这一下子算是戳中了朱元璋的死穴,他当即剥夺了刘伯温的官禄。

刘伯温知道这位皇帝的小心眼,害怕招来更大的祸害,便亲自赶往南京向皇帝解释。可是偏见已经形成,小心眼儿的皇帝哪里还听他解释!

刘伯温一心的苦楚无处说,郁积在心,很快就生病了。这时候胡惟庸来探望他,还带了一些补药,可是谁能想到吃过那些药之后刘伯温感到胸口仿佛有石头堵住了一样,病得更厉害了。病中,刘伯温再次上书皇帝,希望可以证明自己的忠心,只是皇帝依旧不理会他。

三个月后,刘伯温病入膏肓,皇帝终于派人去见他了,知道刘伯温已经病的起不来床了便让他回乡养病,只是回乡不久,刘伯温就病逝了。

刘伯温死后,朱元璋的日子并不好过,以前许多大事都需要刘伯温帮他拿主意,现在没了刘伯温,很多事情的处理起来麻烦重重,甚至更有史书评价说,要不是赐死了刘伯温,明朝至少能够多存活100年。当然,不管这种评论其真实性有多少,也无从考证,毕竟刘伯温已死,但是也从侧面充分的说明了其对大明王朝的影响。

据历史记载,刘伯温在临死前,其子刘琏、刘景向刘伯温呈上有石马、石狮、石将军把门、条块石铺成的三进三圈坟墓图,结果,被刘伯温撕得粉碎,并且对其子说道:“墓地的“墓”就应该上面长草下面落黄图,要是用石头来铺垫,草从哪里长出来别小看古代人,其造字大有讲究深不可测,况且人不能靠造坟墓立牌坊流芳百世。你们可以想一想,张良、诸葛武侯墓又在哪里,谁能知道”

按遗训,刘伯温之墓不砌条石块石。所以刘伯温的墓地后世称之为——诚意伯墓青草萋萋。

朱元璋很了解刘伯温的才干,所以一直忌惮他,本来自己的皇位就是抢来的,自然会担心再被别人抢走,谈洋一事只是给他处理功臣重臣提供了一个契机罢了。

不过,杀了刘伯温,他虽然感觉自己的皇权少了一份威胁,但是也并不是全无悔意。因为刘伯温还在朝中效力的时候,很多大事都是他帮朱元璋出主意的,现在昔人已逝,件件大事都需要朱元璋自己定夺,耗费了不少心力不说,有些事的处理上面还有欠缺。

TAG标签:刘伯温 朱元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