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

当前位置 /首页/完美生活/心理/列表

进士是什么官

进士是什么官

     进士不是官职,是科举考试最高层次的功名,取得了做官的资格。

     古代科举考试,宋代以后分为四级考试制,即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院试:是指学院村塾里的学子参加县里的选拔考试。入围者取得生员资格——秀才。这是初级学位,不放官,只是取得参加乡试(省试)的资格。

     乡试:秀才参加每三年一次乡试,发布正榜所取者为举人,即推举选拔的人才。举人如逢地方缺员可直接放官。举人是第二级学位,同时获取会试(京试)的资格。

     会试:举人赴京参加每三年一次的会试,录取三百名为贡生。

     殿试:由皇帝直接主持,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录取三甲,一甲三名: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二甲从第四名至一百名不等,三甲一百多名至几百名。一甲称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同进士出身。

     进士一般不直接放官,需进翰林院进修,学习为官理政之要,然后经考核择优放官。

进士是指:中国科举考试制度中功名的最高等级,类似现代教育制度中的博士学位。[2]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此称始见于《礼记·王制》。隋炀帝大业年间始置进士科目。唐亦设此科,凡应试者谓之举进士,中试者皆称进士。唐朝时以进士和明经两科最为主要,后来诗赋成为进士科的主要考试内容。

元、明、清时,贡士经殿试后,及第者皆赐出身,称进士。且分为三甲:一甲3人,赐进士及第二、三甲,分赐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

明董其昌《节寰袁公行状》:“(袁可立)戊子举于乡,己丑成进士。”

TAG标签:进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