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

当前位置 /首页/完美生活/心理/列表

进取的而非退隐的时代意义

进取的而非退隐的时代意义

进取的而非退隐的:说到进取与退隐,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富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在仕途顺利时,苏轼身负责任感与使命感,他锐意进取、济世报国。在屡遭排挤贬谪时,苏轼仍努力思考并融合传统思想文化提升自己。苏轼之退隐可谓为高人出世之行。

如今青年,大多进取之心不足,安于现状。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大抵如此。

人之生也,应战胜恶社会,而不可为恶社会所征服应超出恶社会,进冒险苦斗之兵,而不可逃循恶社会,作退避安闲之想。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需要的是更多具有进取之心、之思想的有志青年。

是先驱们思想演变的见证,拉开新文化运动的序幕。电视连续剧《觉醒年代》热播,剧中重点展现了《新青年》杂志在启迪青年、唤醒民众中的巨大作用,以及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新青年》编辑同人从合作到分裂的思想演变过程。一个世纪过去了,除了屏幕上重现的那些鲜活的历史场景以外,这些思想文化先驱们互通的一封封书信,留下了他们交流沟通的痕迹,成为他们思想演变的历史见证。

《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1915年9月由陈独秀创办于上海,一年之后改为《新青年》。陈独秀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提出了新的国民性即新青年的六条标准:“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指出这六条标准的基本精神就是“科学”与“民主”,并把中国的希望寄托在青年身上。由此,陈独秀团结一批知识青年,以《新青年》为阵地,猛烈批判旧思想、旧伦理、旧教育、旧文学,拉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阶段性的退隐具有疗伤休息之功效,但不可沉溺,想想鲁迅。

同时,这条与第二条关联,凭着进取的态度和意志才能让自己走上通往自由的路,才能让自己在权利受侵犯时及时维护

TAG标签:退隐 进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