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

当前位置 /首页/完美生活/心理/列表

千岛湖地貌的形成

千岛湖地貌的形成

是新安江从安徽屯溪方向进入淳安盆地,与东来的东溪港、进贤溪及南来的遂安港会合,至港口,出铜官峡。

在铜官峡上游,新安江曲折奔流于群山之间,由于河床坡降很大,江水落差节节增加

从屯溪到铜官峡200公里之间,天然落差达100米。库区构造线呈北东向,有马金复背斜轴线、印渚埠——开化等断裂通过,山脊线与区域构造线方向一致。

库区地貌多为侵蚀剥蚀低山丘陵、喀斯特丘陵,少部分为河谷平原。

库底与库床绝大部分为古生界致密不透水岩层,少部分为半致密或粘结的不透水与微透水岩层,局部有不透水的岩浆岩侵入体,它们的出露标高均大于设计回水标高。

库区水土保持良好,历年平均含沙量仅0.248公斤/立方米,冲积和淤积都不严重。水库大坝坝址铜官峡。

铜官峡全长800米,两岸标高海拔各300米,峡谷河床标高海拔20~22米,下部陡峻,坡角30°~40°,峡谷枯水期宽约180米。

左岸岩性为唐家坞石英砂岩(S3t),右岸为西湖组石英砂岩(D3x)

河床大部分为唐家坞砂岩,抗压强度可达150X106牛顿/米2,摩擦系数0.60,河底无风化层,河床也无多大的断裂破裂带。

古生界前,千岛湖地区地处古海洋中。中生界印支造山运动晚期才逐渐隆起,为全区域的地貌轮廓奠定了基础。

经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后,受长期外力侵蚀作用和差异性的升隆运动,经火山喷发、岩浆侵入、断裂活动及外营力的风化、剥蚀、夷平,形成该区域以低山丘陵为主的地貌。

山地、盆地呈梯级多层地形展布。

河谷下游低丘盆地区,侵蚀、基座阶地发育,在河谷、盆地中广泛堆积着河流冲积、洪积、湖积层,谷坡两岸残积层、坡积层发育。

新安江水库形成以后,108米高程以下的河谷、低丘陵成了水面,低山地貌更突出。地貌类型以剥蚀型山地地貌为主,堆积地貌、人工湖地貌次之。[

TAG标签:千岛湖 地貌 #